消化性溃疡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主要发病群体是20-40岁的中青年群体,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消化性溃疡与生活习惯、生活压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统称,是一种多发病,也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场溃疡发病时症状比较相似,而且不采用专门的手段不能很好的区分溃疡在胃部还是在十二指肠,故将两者统称为消化性溃疡。
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消化性溃疡是由酸性胃液及蛋白酶对胃部或十二指肠部位的黏膜自身消化作用所致,即胃酸分泌过多。
其间接原因是什么?
1.饮食不合理
经常吃一些辛辣食物、饮酒、喝浓茶及咖啡等能够促进胃酸分泌,致使胃酸过多腐蚀胃肠黏膜。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喜欢吃辣条等辛辣食品、喜欢饮酒、咖啡等饮料容易对胃酸分泌造成影响。
2.不合理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等对胃部具有损害作用,妨碍胃部自身愈合,增加溃疡的发病几率。很多人对药物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吃药就是对身体好,其实是要三分*,特别对消化系统损伤较大。
3.其他疾病影响
慢性肺部疾病、肝部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很多。另一方面遗传因素也是诱发消化溃疡的重要因素。
4.心理因素
由于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焦虑、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也会影响胃酸的正常分泌。中年人压力普遍较大,再加上饮食不规律,是消化性溃疡的主力*。
5.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胃部疾病的重大推手,它能够引起一系类胃部疾病。
消化性溃疡主要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胃腹部疼痛,反酸,常见于饭后,吃抑酸药后会有所缓解解。
应该怎样治疗?
消化性溃疡可以治愈,导致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可用抗酸药、胃粘膜保护药等缓解症状,让胃部溃疡逐渐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