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没有症状没有病吗
TUhjnbcbe - 2022/7/13 16:21:00

我国Hp的感染率高达50%-67%,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而我国有7亿人感染,即便是1%的感染者不加治疗罹患胃癌,那么将有万人是胃癌的候选人。是非常令人恐怖的数字!

很多患者问医生,网上说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的元凶,我体检发现了Hp,能吃能喝、不疼不胀,没有任何症状,要不要治疗呢?不治疗会不会得胃癌呢?

回答这个问题,医生往往要了解很多您的情况,比如年龄、性别、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生活饮食习惯、甚至工作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建议和方案。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消化科医生都会建议根除治疗。

研究表明,Hp感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有症状,但是%都会在组织学上发生活动性胃炎。所以,没感觉到不适症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反过来也一样,有症状也不一定就有感染。

目前的研究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当中,只有30%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

剩下的70%的患者基本没有什么症状。

研究显示,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都会有活动性胃炎,胃黏膜都会存在炎性反应,包括慢性和活动性炎性反应,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胃黏膜淋巴细胞浸润、增生、淋巴滤泡形成,活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

这些表现在内镜下,或者在病理切片下,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但是感染者并不一定感觉得到。

李兆申院士曾说过:“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许多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甚至有的中重度的异型增生、胃癌,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或者即使有一些症状,也大多没有特异性,不容易鉴别。

临床上胃癌的癌前病变,比如肠化、异型增生,严重萎缩,大多是没有症状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的。

再者,我国胃癌70%-80%发现时候都是中晚期,也是在早期没有症状才被忽略的,等到有症状,火烧眉毛了,才来做胃镜,很多人活不过5年(进展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30%)。

总之一句话,感染了Hp,你没感觉到症状,并不表示它对你很友好,只是还没到时候。

哪些人必须根除?

目前国内关于无症状是否根除,还有两派意见。

“鹰派”以李兆申院士为代表,建议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一经发现,都建议根除,而且越早越好。而“鸽派”却担心会破坏菌落平衡、抗生素耐药、医疗资源浪费等等,一直比较保守和谨慎。

但两派的共识一般如下: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议检测和治疗。

以下人群建议检测并根除:

1、年龄大于等于40岁;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6、有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

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给出了更为客观的建议:所有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根除治疗!该《共识》认为:

1、幽门螺杆菌不是益生菌,是传染病,根除只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2、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3、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

4、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5、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6、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小结

检查是否感染,一般常用的检测手段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简单、快捷、无创、无痛、准确;

治疗一般推荐含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10-14天;

治疗后一个月复查呼气试验,此时,最好连胃镜一起做;

感染Hp不一定会得胃癌,但毕竟是一个高危因素;

根除后,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公筷、公勺,最好分餐,防止再次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症状没有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