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噩耗传来,著名的媒体人曹景行因病于2月11日去世,享年75岁。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曹景行于年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年出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监。从年2月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
“一个人的通讯社”停更了。
作为资深媒体人的曹景行每天的朋友圈,不间断地转发中外新闻时事,就似一家通讯社。有时曹景行一天要发条朋友圈,几乎达到发送上限。直到年8月,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之后接受开刀和化疗,从不停歇的“通讯社”闲下来了。但也只在治疗当天停一下,第二天,新闻又开始“轰炸”朋友圈。
可即便生病,他也像雷达一样不断搜集新闻线索,他和患者聊天,和医生对谈,治疗间隙制作了十一集短视频,微博上的单集点击量超过13万。与粉丝互动不停。2月7日他的朋友圈停止更新,仅仅4天后他逝世的噩耗传来。
年8月,医院体检时发现胃癌。在经历了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后,年,他又重新回归主持工作。年初,不幸复发离世。令人遗憾的是,从确诊胃癌到病逝仅仅1年多时间。灵*拷问:我这病能早发现吗年3月,曹景行做了一个谈话节目《肠久之计》,节目中请来了他的主治医生之一、医院肛肠外科行*副主任周海洋讲解胃癌的防治科普,希望提醒更多的人早诊早检。曹景行曾在节目《肠久之计》里对观众聊自己的胃癌诊疗经历↓确诊时已是晚期的曹景行曾在节目中发出疑问:我这样的胃癌,能更早发现吗?曹景行在节目中表示,“我知道自己的胃癌在胃角的位置,已经转移扩散到了周围的淋巴,甚至一些比较远的淋巴,得知后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感到震惊,很多人也想到了自己。像我们这个年纪,能早一点发现这样的疾病当然更好,那么胃癌能够早一点发现吗?”此前据曹先生自述,他近十年做过两次胃镜检查,最近一次为五年前,但直到年8月体检时才发现胃癌。
“胃癌当然是可以早诊断、早发现的,但是很遗憾,我国目前胃癌早诊率仍然很低,远低于日本和韩国。”
中国科医院(医院)肝胆胰胃内科主任应杰儿说,因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每年全球新增的胃癌病例大半都来自东亚地区,其中以中国、日本和韩国尤为严重。
但在日、韩两国,胃癌确诊患者中有70%都是早期,而我国则相反,超过70%的胃癌患者初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即进展期)了,早期胃癌患者仅占20%多。
“这还是近几年来早诊早治推广普及的结果,五年以前,我国胃癌早期患者的诊断率还仅为10%。”
应主任认为,这主要还是因为大家对早期预防性筛查的不重视,以及对胃镜的依从性较低。
“由于早期胃癌基本没有症状,胃镜是胃癌早筛的最有效手段,现在的胃镜分辨率很高,可以发现很小的病灶,而‘无痛胃镜’基本已没有不适感了,建议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群都能养成将胃镜纳入健康体检的习惯。”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发布的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达47.8万,死亡病例数达37.3万,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
死亡率如此之高,是因为我国约90%的胃癌发现时属于进展期。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中国的胃癌发病率看上去比日本低,而死亡率却是日本的两倍,五年生存率仅为35%;
而得益于胃癌早期筛查项目,日本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了64.6%,韩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1.5%。
胃镜筛查不可或缺胃癌早诊断的意义有多重大?我国早期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90%-95%,中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降至40%-50%,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仅为5%-10%,且由于已经出现远处转移,往往已经无法手术,即使达到手术条件,复发率也很高。“早、中、晚期的数据综合起来,我国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5%。”哪些人应该早筛?如何早筛?朱主任提供了以下建议——以下高危人群需及时胃镜检查:如果已经40岁以上,并满足以下任意一条情况:胃癌高发地区(中国西北、东南沿海)、Hp阳性、有胃病史、一级直系亲属有胃癌病史、高盐饮食的,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或遵医嘱。如果是普通人群,也建议3-5年做一次胃镜:因为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一直很高,且早期胃癌80%以上没有症状,难以早期发现,有时甚至出现症状,如果不做胃镜也容易延误诊断。如果已出现以下胃癌报警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如食欲减退(吃不下饭)、莫名消瘦、无力,腹痛、烧心等胃痛症状或者症状性状变化,有过胃溃疡病史突然症状加重;消化道出血(呕血、大便发黑)——请高度警惕尽早就诊,警惕胃癌可能性,这时候可能已经进入进展期,再拖延甚至会无法手术切除。六类人即使没有胃部不适的症状,也要定期做胃镜检查:1)年龄大于40岁,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4)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患者;5)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喜食高盐、烧烤、腌制食品、重度饮酒等)。别让癌症跑赢了保险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当癌症跑赢了保险,究竟是谁的悲哀》,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文内提到一个客户抱怨保险从业人员:“你怎么不早点来,我老公查出了癌症,为了给他治病,我们把房子都卖了……”
都说患癌,是像生命中的一场地震,这句话说的一针见血,医院的人都知道,有的病不要命,钱才要命这句话,但癌症却是既要钱可能还会要命的病。
医院的医生在自己的朋友圈曾发过这么一段文字:人最贵的是健康,最便宜的就是保险,保险想不想买,就看你有没有智慧,不买保险,一旦患了癌症是不是真想治,就看卖不卖房。
得不得癌症是老天说了算,我们无法控制,但如果没钱没保险的结果就是一个人患癌全家人都活不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疗好的病人往往都是有钱,有保险的人。
一位34岁的妈妈,在她怀孕6个月时,被诊断出白血病,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没办法,最后卖掉了房子,但一家人未来的生活呢,还是没着落,面对镜头她非常后悔没有早点给自己准备一份商业保险。
面对镜头,这位妈妈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心里话:
我有个病友,她除了有医保,她还买了商业保险
赔了她万,她又能过上很好的生活,又不用卖房子我就特别的羡慕她,如果我有这万,治我这个病完全够了如果当时我买了保险的话,我就不用把房子低价卖掉了现在家里人省吃俭用把钱给我,是我拖累家人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句句都是大实话,如果你不懂保险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医院看,如果你想知道贫穷意味着什么,医院看看,在这里你能看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买保险,首先是争取存活的机会,其次是减少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说即便死亡,之后的保险赔付对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逝者已逝,而生者万事艰难...
重疾险:确诊保单合同里的约定大病就可以赔付,买多少保额就赔多少,至于赔付的钱怎么花,由你自己决定。
医疗险:实报实销,看病花多少给多少,有的医疗险甚至还可以提前垫付医药费的。
每年几千元的保费对任何家庭都不是太困难的事,也不会影响家庭生活,放到保险公司后如果没有变故,那自然是好事,钱也不会少一分。一旦遭遇病死残医的重大变故时,即刻可以发挥周转金、急难救助金等活钱的功能。
如果你没有万,我劝你早点给自己和家人准备好保险,因为保险就是以小博大的金融工具,有了保险你才有对抗各种疾病的本钱,有本钱你才有和命运抗争的勇气,你才有保护家人的权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