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女子的案例,希望案例中女子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个警示。
今年47岁的罗女士,从42岁开始就一直咳嗽。起初,罗女士以为自己感冒了,就开了一些中药。服用一段时间后,虽然病情有所好转,但很快出现了咳嗽的症状。罗女士想,可能是选错了药。半年时间她尝试了很多中药和中成药。
服用大量药物后,罗女士病情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复发,无法从根源上治疗咳嗽。过了一段时间,罗女士咳嗽的症状加重,并伴有哮喘。即使咳嗽不严重,哮喘仍然存在。
这时,罗女士觉得应该引起重视,医院。当时医生建议罗女士先拍胸片,再做胸部CT检查,以便排除肺部问题。结果出来了,罗女士肺部没有任何异常,医生初步判断为哮喘。医生建议罗女士再次检查肺功能,最终通过检查结果确诊为哮喘。
此时,罗女士开始了长期的哮喘治疗,使用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但罗女士听说涂了这个药后可能会有副作用,但听了医生的解释后,罗女士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
罗女士以为,咳喘应该很快就好了。但事与愿违,效果还是不太好,罗女士自行停药。之后罗女士陆续找了很多医生,有的是中医,有的是西医。如果是西医,主要建议罗女士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中医则是给罗女士开一些止咳平喘的方子。
在这几年的治疗中,罗女士一直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她听朋友说pet-ct检查对诊断癌症有效,但是价格比较高,要一万多元。但罗女士认为,如果真的是癌症,做这个检查也是有意义的。不出所料,罗女士体内并未发现癌症。后来,罗女士像往常一样,接受了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治疗。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罗女士的病情突然加重,在家医院的急诊科。通过听诊,医生了解到罗女士之前的情况,于是判断罗女士的病因是哮喘。但是,由于之前一直使用哮喘药物,所以我们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法。
吃了药后,罗女士的病情逐渐缓解,但罗女士脑子里想的都是哮喘缓解了,不知道是自己缓解了还是药物起了作用。第二天,科主任查房时找罗女士谈话。主任了解到,罗女士生病后,涂了很多药,包括现在用的。
主任觉得奇怪,哮喘不是罕见病,治疗难度通常不是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药物被不加控制地使用。于是主任询问了罗女士的家族史,回答是没有,后来问罗女士身体有没有其他不适,罗女士说肚子有时候会出现不适的症状,但她以为是吃多了药产生的副作用,所以没太在意。
但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主任的注意,于是建议罗女士做胃镜检查。因为患胃病后,可能会出现反酸。这时候胃酸可能会反流到喉咙和气管。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和哮喘。罗女士心想,做了这么多检查,找了这么多医生,还是查不出病因,再做一次胃镜就可以了。根据罗女士的胃镜检查报告单,眼底和胃黏膜严重充血,有少量血斑和胃溃疡。
然后,主任根据罗女士胃镜的结果,为她调整了用药。一周后,咳喘消失,食欲好转,罗女士的病情彻底治愈。罗女士很感激原来的主任,但主任说她这么久才发现自己的胃溃疡,主要是看病时频繁换医生。
哮喘刚确诊的时候,医生开的药吃了一段时间没有好转,要及时复查。这样医生就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改变诊断思路,因为当出现咳嗽的症状时,很多人会认为是肺部出了问题。如果医生只看一次,很少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以上是罗女士咳嗽五年的经历。通过介绍她的经历,希望你能明白两个原因。第一,身体出现异常咳嗽。不要只考虑肺部的问题。第二,看病的时候,不要总换医生,希望能给你一个警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