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反反复复地聊胃的问题,因为胃真的很重要。之前看大家的留言,发现问的问题最多的,还是胃病的辨证。今天我把胃病的辨证问题再好好地给大家罗列一下,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养好自己的胃。胃病在西医里的名字大概有几十种,什么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炎症,胃粘膜脱落等等。病分得很细,名字也很多,每一种都有一种治疗的方法和药物。但是中医不是。基本上常见的就只有几种,所有的治疗都是围绕着这么几个大方向来的,然后根据症状,对证用药。有可能是西医的几种不同名字的胃病,用的都是中医同一个方子。胃弱的初级阶段胃气不降(胃气上逆)胃是五脏六腑中的腑,六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也就是说里面可以盛放东西,但是不能过满。接收进来的食物,进行完正常的加工以后,还得全部排送出去,不能停留。那胃是靠什么进行接受和传化的呢?靠的是胃气。胃气有下降的特性,用来维持胃肠道的通畅。所以如果胃气不降,甚至反逆,就是往上跑,那我们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口臭、便秘等症状。反过来说,当这些症状出现时,我们就可以判断为胃气上逆。另外,脾胃既然是身体小轮的中枢,它们一定会带动着身体的其他气机进行转动。在右边儿,跟着胃气混的小兄弟有肺气和胆气,胆气肺气都随着胃气往下降。所以,当胃气不降时,胆气和肺气就会因为没有下降的通路而往上面跑。此时就会出现胆火上炎,胆气上逆,症状为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头疼头昏,而且主要是偏头痛。肺气上逆呢?结果就是有可能出现鼻炎,咳嗽,哮喘、胸闷等。胃气上逆以后,胃火也会跟着往上跑啊。有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眼睛红,头前额疼痛等。另外胃不和则卧不安,胃气不往下走,人还会出现失眠、烦躁等情况。所以,中医对于一些胆火上炎的症状,肺气上逆的症状,或是失眠烦躁等病症,都是从降胃气入手的。胃弱的第二、三个阶段胃阳虚胃阴虚胃气不是简单的一股气,它其实包含着两种精微物质——胃阳和胃阴。胃阳和胃阴并不是独立在胃气之外单独存在的,而是胃气的两个部分而已。胃阳是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部分。胃阴是胃气里具有凉润、抑制的部分。拿炖菜打个比方,胃阳就是炉火,胃阴就是加在炖菜里的油和水。没有了胃阳,就是正常的胃火,那么这锅菜就是生的,始终没法做熟,再被胃阴那么沤着,很快就腐烂了。而没了胃阴呢?就好比炉子上的火是正常的,但是菜里没油没水,干炖,很快就糊了。我们常常看到的“胃喜润”,指的就是胃中要有充足的胃液。所以胃阳不足的时候,胃里的症状就是腹胀怕冷,喜欢吃热的东西,食欲减退,呃逆(因为吃了也没法消化,呕吐是身体的自保反应),舌苔淡白。如果爱喝热水,爱吃热呼呼的东西,胃脘冷痛,用热水袋捂着就会舒服,食欲还算正常,舌淡白,则是胃阳虚。要是喜欢喝冷水,胃里有隐隐的灼痛感,不喜欢用热水袋捂着,也不喜欢按着,食欲不振,舌头红苔少,则是胃阴虚。胃弱的第四个阶段胃热胃热是啥?就是胃里有了邪火。这种邪火的产生,有可能是因为酒喝多了、烟抽多了,辣吃多了,或肥厚油腻的东西吃多了。因为这些食物本身都是热性的,都会增加胃里的热。都是有热,总结一下胃阴虚和胃热的区别:胃阴虚,是指胃里的津液少了,想喝水,可是不想吃饭,没有食欲,表现的状态也是比较虚弱的,舌苔则是无苔或者剥落苔。就是舌苔有一块没一块的,不完整。口臭可能有,但问题不严重。而胃热呢?也会表现出想喝水、口渴,但是就是想喝冷饮。而且要么就是食欲特别好,该吃吃该喝喝,没毛病。要么就是似饥非饥(嘈杂),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胃热的人通常都比较壮实,说话声音也大,脾气比较爆,很少见虚弱型的。舌苔则多为*干厚,口气热臭,甚至有股大便的味道。
在自己判断之后,可以对照着来用药了。各种胃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