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哲理
故事虽小,带你领略无穷的知识和智慧!
9月10日,网红抗癌博主阿健的家人发布消息称,患有直肠癌的网红抗癌博主阿健于9月9日去世,其生前通过发布视频记录了自己整个患癌、抗癌的过程。
年5月,阿健在某平台上发出了第一条向网友求助的视频《一个直肠癌晚期患者的无助请求》。视频里的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头发也很乌黑茂密,此时他只有32岁。在他自己的视频分享中,除了分享自己的疾病与相关科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呼吁大家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他还表示自己的家庭很贫困,父母70多岁,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对于自己患病,他曾表示,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孩子……而给大家带来最直观、最大冲击的,是阿健从刚开始直播到去世之前的面貌变化,通过视频,大家注意到,仅仅一年多时间,结直肠癌就让阿健从最开始的脸颊圆润到骨瘦如柴,最后他整个人都已经瘦到脱相,脸颊凹陷骨头突出,牙齿腐蚀厉害,连说话也出不了声音。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年轻人的样子。很多网友评论,看起来更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然而事实上,阿健生前提醒大家要重视肠癌信号、重视身体健康并非危言耸听。年纪轻轻就患上肠癌的案例并不少,更加令人揪心的是,年轻人一旦患上肠癌,生存率更低。患上肠癌的年轻人,生存率更低!
年6月发表在JAMANetwOpen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结直肠癌不仅年轻化,而且与在50-51岁诊断的结直肠患者相比,年轻患者的生存率更低。该研究发现,在未经调整的分析中,与51-55岁诊断为结直肠癌的患者相比,早发结直肠癌患者(年龄50岁)的10年生存率较低。研究人员进一步评估发现,低于50岁的确诊结直肠癌患者中,在35至39岁确诊的个体生存优势最大,但是这种较高的生存率仅限于I期和II期结直肠癌。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癌症筛查的重要性,如果在35至39岁癌症筛查,当被诊断出I和II期期时,生存优势还是很大的。而年轻人结直肠癌生存率之所以更低的原因,也就是在于检查出结直肠癌时,大部分都已经是晚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癌症的产生。“为什么是我?为什么癌症偏偏找上了我?”很多患者在确诊的那一刻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对啊,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肿瘤就找上门来了呢?其实癌症的发生,与人的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老一辈的这个“好习惯”——省!
省钱!
不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上街买菜,经常是看见哪个便宜,就买哪个,这是不行的。
研究发现,若把绿菜花、萝卜之类十字花科蔬菜切碎之后,在室温空气中放置6小时,抗癌物质的损失率可达75%,还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此外,打折的水果蔬菜许多都伴随着腐烂的问题,霉菌是一级致癌物,布满了整个食物中,哪怕你把发霉的部分削掉,还是会有致癌风险。
正确做法:去菜市场时,尽量买当天宰的肉,鱼尽量要现场剖的,瓜果要当天摘的,这样营养成分才是最佳的。
此外,市场上还有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蔬菜和水果,这种也尽量少买。
02
省电!
做饭时不开抽油烟机
有些烹饪习惯,比如用大量食用油进行大火爆炒,有些爸妈为了省电,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每天吸入大量油烟。
那这些油烟会对家人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呢?
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庄翔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如果在一个密闭的、没有开启抽油烟机的环境炒菜,在里面呆一小时,对肺部的伤害相当于吸进去整整两包烟!”庄医生这个比喻让人不寒而栗。
正确做法:炒菜时一定要开启抽油烟机,并且定时对抽油烟机进行清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省油!
食用油放很久也舍不得扔
大多数人往往会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
天津卫视《食鉴出真知》栏目曾专门做过测试,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就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3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就相当于我们身边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据专家介绍,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曲霉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跟肝癌的关系很大。别想着用太阳晒晒,*曲霉素就没有了,其实现在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把*曲霉素去掉。
正确做法: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壶分装,油壶则选择磨砂工艺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最好不要把油瓶摆在窗台等阳光能直射的地方,这样更容易氧化。4
省粮食!
桌上总有一盘隔夜菜
老一辈很多都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是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
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宋怡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就会转变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多。
偶尔吃一顿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长期吃这样的剩菜,摄入的亚硝酸盐很多,从而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会致癌。
正确做法:不是所有的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都很高,比如肉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就比较少,所以肉类是可以剩下的。
但这些种类的隔夜菜最好扔掉!比如绿叶类蔬菜,隔夜最危险!因为它的硝酸盐含量较高。隔夜菜,最好直接扔掉。
癌症是“懒”出来的
说完了我们的上一辈,然后再来审视一下自己的问题: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觉了……长期这样,患癌风险真的会增加!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连刷碗都能延寿!这项迄今为止用器械设备评估的最大规模研究表明,只要运动就能延寿,每天快走24分钟与死亡风险降低61%相关!
正确做法:工作时,最好每20分钟就站起来抖一抖~这也算是一种运动噢!别一回家就躺着,多帮爸妈刷刷碗。你身边有特别“省”的人吗?一定要记得告诉他!另外,再介绍一下七大癌症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癌
No.1
肺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每天吸烟包数"x"持续多少年"≥20;
②经常被动吸二手烟的人;
③常年从事接触石棉、氡等特定职业的人;
④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
⑤有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肺癌?
肺癌早期几乎无症状,少数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和痰中带血丝。
常规体检X光胸片很可能拍不到早期较小的肿瘤,建议上述危险人群超过50岁后定期做:胸部低剂量螺旋CT。
躺进一个机器里拍片子
常见『异常结果』:肺结节等No.3
如何预防肺癌?
胃癌
No.1
胃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超过60岁的人;
②患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的人;
③患慢性胃溃疡、息肉或胃粘膜巨大皱褶征者;
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
⑤有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的人;
⑥患特定胃部家族遗传病、恶性贫血等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胃癌?
胃癌早期无症状,部分患有癌前病变的人会有如烧心、消化不良、上腹痛等症状,但很难与其他常见胃病区分。
上述危险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做:电子胃镜检查。
把带摄像头的软管从嘴插进胃里检查
常见『异常结果』:胃息肉、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No.3
如何预防胃癌?
大肠癌
No.1
大肠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50岁以上的人;
②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人;
③患大肠腺瘤,无蒂锯齿状息肉的人;
④有1名直系亲属50岁之前患大肠癌;
⑤有≥2名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人(无论发病年龄);
⑥患特定肠道家族遗传病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大肠癌?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黏液血便等。
从50岁以后,每年体检做一次:大便隐血检测(化验大便)。
大便检查很多人为了嫌麻烦或嫌脏而放弃,实属不应该。
而危险人群还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做:电子结肠镜检查。
把带摄像头的软管从肛门插到肠道检查
常见『异常结果』:大便隐血阳性、肠息肉等
No.3
如何预防大肠癌?
乳腺癌
No.1
乳腺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过去检查查出乳腺"不典型增生"的人;
②家族中有50岁前患乳腺癌亲属的人;
③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人;
④基因检测到自己或家族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乳腺癌?
乳腺癌摸起来较硬且凹凸不平,可伴有乳头溢液或凹陷,但早期较小时很难被摸到,还是需要定期检查。
上述危险人群,40岁开始,应该每1~2年进行:乳腺X线或乳腺超声。
具体该做哪项还是两项都做需要咨询医生
常见『异常结果』: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结节等No.3
如何预防乳腺癌?
宫颈癌
No.1
宫颈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性生活开始过早和有多个性伴侣的人;
②HPV感染的人(尤其高危型HPV);
③有宫颈病变的人(如检查显示上皮内瘤变);
④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宫颈癌?
早期宫颈癌可没有症状,中晚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
已婚和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HPV检查。
用一个小刷子进入阴道刷取宫颈分泌物化验
常见『异常结果』:HPV感染、上皮内瘤变等No.3
如何预防宫颈癌?
前列腺癌
No.1
前列腺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所有超过50岁的男性;
②超45岁且有前脸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③超40岁且检查肿标基线PSA>1ug/L的男性。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少数可出现排尿异常或尿血。
上述危险人群,一般可每1~2年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PSA检查。
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
常见『异常结果』:肿瘤标志物PSA↑No.3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甲状腺癌
No.1
甲状腺癌哪些人风险高?
①童年受过头颈部放射线照射或由于疾病进行过头颈部放疗的人;
②有甲状腺癌或相关家族遗传病家族史的人;
③有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半年内长到1厘米以上的人;
④有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伴有声音嘶哑、发声、吞咽困难的人;
⑤有甲状腺结节>1厘米,且颈部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的人;
⑥肿标检查降钙素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人。
No.2
什么检查能早发现甲状腺癌?
超过30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颈部超声。
常见『异常结果』:甲状腺结节No.3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以上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几类癌症的一些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总的来说,大部分的癌症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为是一种『慢性病』,只要我们有良好的健康习惯,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的讯号,科学筛查,便可以有效挽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图文三甲传真、科普中国、京医通、健康时报)
你若喜欢,点个“赞”或“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