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孙阿姨患有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一年余,近一月疼痛加重,翻身、起床困难,基本不能步行,医院中医日间病房行以温针灸为主的治疗,治疗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疗效显著。孙阿姨及老伴以锦旗表达感谢之意。
温针灸疗法是“针+灸”的典型代表,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具有通络、止痛、温阳、行气的功效,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兴盛于明代,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现以多以艾条、艾绒代替药饼。临床主要治疗:风寒湿引起的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虚寒类疾病,比如脾胃虚寒导致的胃寒胃疼、食谷不化、消化不良等;经辨证属虚、寒、血瘀等证的其他疾病及亚健康状态。
医院“中医日间病房”介绍:医院“中医日间病房”是指符合住院条件且不需非治疗期间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患者,在当日治疗结束后,经医疗机构允许后可回家的一种治疗模式。开设“中医日间病房”后,凡是德州市参保居民就诊,符合“中医日间病房”准入要求,医院过夜,同样可享受住院医保待遇,医疗费用按一次普通住院结算。其中床位费、护理费按现行标准的30%收取。“中医日间病房”的实施在方便群众就医的同时,降低了群众就医负担,提高了医院优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院“中医日间病房”可纳入疾病:(一)、头面躯体经络疾病1.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疾病。
2.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背肌筋膜炎等疾病。
3.腰痛: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膨/突出症、腰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背肌筋膜炎等疾病。
4.骨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扭伤、创伤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炎等疾病。
5.颤病: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综合征等疾病。
6.肩痹:肩周炎等疾病。
7.肘劳:肱骨内、外上髁炎。
8.伤筋: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疼痛及关节韧带软组织损伤(限急性损伤)。
9.面风、面瘫、面痛: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
10.痿病:脊髓前角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炎、侧索硬化症、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引起肢体瘫痪等运动神经疾患。
(二)、内科病症1.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2.哮病/喘病:支气管哮喘、变应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综合征、贫血、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等疾病。
4.中风: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栓形成、脑外伤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
5.胃脘痛: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6.不寐、郁病、脏躁:失眠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抑郁状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7.便秘:习惯性便秘、胃肠神经官能症、老年性排便无力等疾病。
(三)、皮肤病症1.瘾疹、湿疮:荨麻疹、湿疹。
2.蛇串疮:带状疱疹。
3.白疕:银屑病、副银屑病。
(四)、妇科病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子宫腺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疾病。
(五)、五官疾病1.复视、暴盲、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癔病性黑蒙、皮质盲、睑肌麻痹等疾病。2.白涩病:干眼症。
3.青盲:视神经萎缩。
医院“中医日间病房”(康复医学科)、针灸门诊位置:门诊西区二楼东北区作者:王建辉
编辑
肖燕
审核高洁往期回顾“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名医师健康大讲堂”系列活动
用真功夫和硬实力扎根基层——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改善医疗服务丨医院在行动
“从健康体检迈向健康管理”——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全医院成功开展微创瓣膜修复手术让13岁少年重获“心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