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除常规治疗以外,还可以服用白鲜皮粉治疗。
方法:取白鲜皮适量研粉,每次空腹时,温丌水送服5克,每日2次。
2.方药:白及、白芍各20克,乌贼骨、钟乳石各30克,当归、白芷、元胡、甘松、香附各10克,煅瓦楞子、炙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加减:呕血加三七5克,灶心土20克(先煎取液,再煎其他药);便血加地榆、炮姜炭各10克;胃寒加高良姜、吴茱萸各6克;有热加*连6克;体弱加*参、白术各10克。主治:胃溃疡(消化性溃疡),胃痛反复发作,局部压痛,胃镜或钡餐检查有溃疡病灶。
3.治胃肠溃疡方处方:姜*18克,炒香附15克。用法:两者共研细粉,每次服2克。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属气滞者。4.治胃十二指胃溃疡方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粉克炒焦,一起拌匀,早晚饭前用,开水冲服,每次10克(约半汤匙)每日2次,一般服用1~2剂药可见效。
5.处方:蒲*、五灵脂、当归、赤芍、元胡各5克,旱莲草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活血止血,理气止痛。主治:胃溃疡,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胃脘刺痛,食后痛剧,痛处固定,大便色黑。6.慢性胆囊炎青黛、山栀子、*芩各10克,青蒿、柴胡、川楝子、延胡索各12克.大青叶、茵陈、连翅、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1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
7.桃仁、五灵脂各15克,当归、白芍、川芎各12克。将上药微炒研末混匀,米醋为丸,每次服6克,每日两次,开水送服,孕妇忌服。适于血瘀阻络型。
8.沉香6克,丁香、木香、肉桂各12克,元胡、砂仁各15克,荔枝核、橘核各20克。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2~3次。适于胃寒气滞型。
9.百合30克,丹参20克、*连、*芩各6克,麝香3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一次,连用7天。适用于脾胃虚热型。
10.姜*18克,醋香附15克,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各1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天2~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型。
11.枳壳、郁金、砂仁各10克,白芷、白及各12克。研末和面少许,调合成饼状,外敷于剑突下中脘穴,每日一次。
12.方药:乌贼骨、浙贝母、白及、蒲公英、煅瓦楞子、元胡、沙参各15克,*芪30克,白芍、炒白术各12克,甘草6克。
加减:阴虚加玉竹、百合各9克;肝气郁结加柴胡10克;肝胃郁热去白术加丹皮、栀子各10克;瘀血停滞加丹参20克;失眠加熟枣仁、合欢皮各12克;便血加三七粉冲服
每次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消化性溃疡。
疗效:治疗30例,临床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
13.治消化性溃疡经验
经验方:甘草60克,白芍、乌贼骨、*参、白术各30克,元胡、浙贝母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粉末,混匀。每次服5克,饭后2小时服,每日服3次。服药期间禁吃生冷、酒、辣椒、糖、醋。
疗效: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例,治愈98例,有效7例,无效10例。
饮食疗法既不苦口,又不伤肤,取材便利,简单易行,疗效显著,以下介绍几种溃疡病的饮食疗法。
(l)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加盐调味,分几次服完。数日后可重复一次,疗程不限。
(2)花生米浸泡30分钟后捣烂,加牛奶毫升,煮开待凉,加蜂蜜30毫升,每晚睡前服用,常服不限。
(3)蜂蜜克,隔水蒸熟,每天2次饭前服,两个月为一疗程。饮食期间禁用酒精饮料及辛辣刺激食物。
(4)鲜藕洗净,切去一端藕节,注入蜂蜜仍盖上,用牙签固定,蒸熟后饮汤吃藕。另取藕一节,切碎后加适量水,煎肠服用。对溃疡病出血者有效,但宜凉服。
(5)新鲜卷心菜洗净捣烂绞汁,每天取汁克左右,略晾温,饭前饮2勺,亦可加适量麦芽糖,每天2次,10天为一疗程。
(6)蛋壳炽*,研细末过筛,饭前服3克,每日服2~3次。蛋壳含碳酸钙93%、碳酸镁10%、磷酸镁0.5%、有机物5%,有制酸、止痛、收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