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尿病,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西医的各种疗法,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呢?
怡华特聘中医内科学指导专家张主任向大家介绍如何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是一种内脏代谢功能紊乱症。众所周知,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糖的味道是甜的。从中医理论看,糖的代谢与脾胃有关,因为脾胃属土,土之味甘,胃主纳食,脾司运化,中气斡旋,升清降浊,人体内部方能除旧布新。
中医早在《*帝内经》中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当时称为“消渴”“肺消”“鬲消”“热中”等,认为多发生于上层社会,是过食膏粱厚味引起,历代医家在不断临床实践中归纳“消渴”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劳欲过度等。
中医如何调理针对以上病因,在传统中医药对糖尿病的防治上,历代诸多医家亦提出不同的论治观点,其中临床较广泛使用的有从三消辨证,既“上消(肺)、中消(脾)、下消(肾)”、从脏腑论治、从气血阴阳辨证、分期分型辨证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临床“三消”症状的典型表现并不多见,故单以“三消辨证”不能满足于临床应用要求,从“脏腑气血阴阳”辨证更能针对其病因病机进行论治,以“脾、肝、肾”三脏同调更为贴切临床实际情况。
左中括号
为后天之本,主运化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糖尿病患者常见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乏力、口干、纳差;肢体困重、脘腹胀满、大便溏软;口干苦、恶心呕吐、舌红苔*腻。
左中括号
主疏泄,调畅气机。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及快节奏生活方式,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可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咽部有异物感;急躁多怒、面红目赤、头痛眩晕、口干口苦、胁痛如灼;头痛眩晕、两目干涩、虚烦不寐;左中括号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为生命活动之根。先天禀赋不足与糖尿病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和(或)免疫功能低下是相互关联,为发病的内在基础。另外,“消渴”日久会伤及肾阴肾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一、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凉。在糖尿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发挥其脏腑辨证论治的优势,除了可于糖尿病早期进行预防及干预;也可与西药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改善与减缓病程后期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糖尿病饮食调理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颜色种类要多样。
常吃鱼、禽,蛋类和猪肉类适量,限制加工的肉类。
奶类、豆类每天都应适当进食,加餐要合理选择。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建议先吃蔬菜,后吃主食。
专家简介
张主任:主任医师,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高血压;咳嗽病(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失眠等。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怡华中医门诊,医院专家坐诊。
本院已经开通中药饮片、配方颗粒门特业务。
医院专家出诊,医院报销比例。
等候时间短,就医环境好。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