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中医特色疗法,以“秋冬养阴,春夏养阳”为原则,结合“灸法”,在相应的人体穴位上进行治疗,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标本兼治、防病治病的目的。
“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季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疾病。“冬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通常的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容易疲劳等。“夏治”是指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寒性疾病。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为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
一般情况下,三伏天人体的气血运行趋于体表,药物易于经皮肤吸收,这时对某筋络、穴位给予特定的刺激,可祛除体内一定的阴寒之气,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以达到防止疾病在冬季复发,或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缓解病发症状的目的。这就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三伏贴、三伏天针刺、三伏天艾灸、三伏天拨火罐等。其中,三伏贴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应症广等特点,备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