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感染ldquo幽门螺杆菌rdquo
TUhjnbcbe - 2021/5/19 16:00:00
脸部白癜风是否可以治疗 http://www.lzyyq.com/m/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就是说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人有胃病,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吃多了,胃胀不舒服,饿过头了,胃难受,刺激性大的食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幽门螺杆攻击因子等都容易伤胃,造成消化性溃疡这个常见的胃病。

俗话还说,小病不治容易发展为大病,就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先来了解我们的胃

胃从上到下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这四个部分。

胃上面接着食管,下面接着十二指肠,接食管的地方叫贲门,这是胃的入口,食物从这里进入胃,接十二指肠的地方叫幽门,这是胃的出口,这两个口之间就是胃

胃按照上下部位分为上部的胃底部,中间的胃体部,下面的胃窦部。胃体是胃的主体部分,占胃的大部分,食物主要是在胃体中被消化的。

中间的肌层是胃壁最厚的一层,使胃能够强有力的蠕动、搅拌、消化食物。

粘膜层是胃的功能层,让胃里面有消化液消化食物,又能保护自己不被消化液腐蚀。

胃有一个储存食物的功能,一般来说,胃排空的时间大概要4-6个小时,慢慢的逐渐消化的过程,然后往里推动,所以胃有储存、运输、消化以及吸收的功能。人每天进食,而大约90%是在胃里面被消化的,因此胃的负担很重。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在各种因素,如抽烟、喝酒、幽门螺杆菌等作用下,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若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久而久之导致胃分泌腺体萎缩。常伴有腺上皮的化生或异型增生和炎症等,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此病发病率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占28.1%,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其病理的严重程度与症状之间无相关性。少数患者伴有舌炎、消瘦和贫血。部分患者可以合并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饮食不规律、饮食过冷或过热、粗糙坚硬,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糖皮质激素等等都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诱发或加重病情。

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还有多远?

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发生癌变,常常要经过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这一系列病变进展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几年至十几年的漫长演变。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

什么是癌前疾病:

癌前疾病是指,与胃癌相关的胃良性疾病,但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胃肥厚性的胃炎、恶性贫血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过程

萎缩与肠化(CAG)

胃黏膜萎缩是指胃腔固有腺体减少,胃黏膜变薄,胃小凹变浅。

胃黏膜萎缩包括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其中病理性萎缩又包括非化生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两种类型。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它是胃黏膜损伤的一种指标。

进展为胃腺癌最常见的胃黏膜状态是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统称为CAG。

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GIN)

又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是正常胃黏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分为轻、中、重3类;其中轻中度的异型增生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重度异型增生称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CAG和GIN都有癌变的可能

根据肠型胃癌的Correa模式,发展路径为: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GIN→胃癌。

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GIN均有发生胃癌的风险。但癌变几率不同,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的风险依次增高。

胃黏膜萎缩范围与胃癌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但一般经过异型增生阶段。

所以萎缩和肠化要避免其进展为HGIN。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部分逆转胃黏膜萎缩,阻滞胃癌进程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约50%,如果在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之前根除,则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有胃癌家族史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发生风险可降低70%。

2、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即“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一种内镜下操作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和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安全、有效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不会改变胃的原有生理结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残胃癌的风险。

3、胃黏膜保护剂和叶酸

叶酸通过增强癌前病变上皮细胞的凋亡而预防胃癌发生。

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b12等)和微量元素硒可能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对于部分体内低叶酸水平者,适量补充叶酸可改善CAG的组织学改变;胃黏膜保护剂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并且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多司马酯片是全球最新一代的胃黏膜保护剂,具有三大药理作用保护和修复胃黏膜。

第一,多司马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粘膜表面,阻挡和修复胃酸和胃蛋白酶及其他攻击因子对胃黏膜的损伤。

第二,多司马酯可增加PGE2在胃液中的浓积,改善微循环,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促进胃上皮细胞的修复,提高胃细胞对攻击因子的防御能力。

第三,多司马酯可生成胃蛋白酶络合物减少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凌亭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问题答疑[J].江苏卫生保健,(12):12-13.

[2]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年)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33(1):5-16.

[4]范东风.胃癌的癌前期病变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当代医学,,17(12).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染ldquo幽门螺杆菌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