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兆申院士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人群胃
TUhjnbcbe - 2021/4/9 23:32:00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年新发病例45.6万例、死亡病例39.0万例,约占全球的44.1%和49.9%,其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2、第3位。”

全国*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医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表示,全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然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开展全国性的适龄人群胃癌筛查工作。“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李兆申院士解释,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瘤则低于20%,早期发现胃癌可以显著提高胃瘤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缺乏症状,大多于例行检查时发现,筛查成为发现早期胃瘤的重要途径。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可能不是花费钱,而是节约钱。

李兆申院士认为,针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人群胃癌筛查这一提案,可以从五个方面“发力”。

一、制订*府主导的全国性社区人群胃癌筛查计划

制订*府主导的全国性社区人群胃癌筛查计划。国家卫生健康委为实施牵头部门,组建胃癌筛查、早诊早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组建专家委员会,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全国性胃癌筛查策略和方案,负责业务指导工作;将胃癌筛查与现有的“两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查体等活动统筹结合起来,依托各级疾控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胃癌筛查和早诊早治体系;统筹公共卫生费用、医保基金、*府财*专项拨款、慈善基金、企业捐赠等各类经费,在三年内实现适龄目标筛查人群胃癌筛查及早诊早治全覆盖,对低保对象和农村特困人员进行全额补助,对贫困的癌症患者实行大病补充保障和二次补助;完善考核机制,胃癌等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早治重要指标与地方*绩指标、各级医疗机构考核指标相挂钩。

二、在社区适龄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胃镜精查策略

在社区适龄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胃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经济、高效途径。超过80%的早期胃癌病例来自于40岁以上的社区无症状人群,开展社区人群胃癌筛查是提高早癌检出率的必然途径。目前常用的胃癌筛查方法包括胃镜、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PG法)、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杄菌抗体联合检测(ABC法)、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17联合检测(新ABC法)、以及基于年龄、性别、血清幽门螺杄菌抗体、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的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方法。我国胃癌目标筛查人群超过2亿,现有医疗资源无法支撑胃镜作为胃癌的直接筛查手段。先进行胃癌风险评估,然后对高危群体进行胃镜检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胃癌筛查策略。在我们团队完成的例社区无症状人群胃癌筛查的硏究样本中(均完成社区无症状人群胃癌筛查的硏究样本中(均完成胃镜检查和血清幽门螺杄菌抗体、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检测),发现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方法区分胃癌和非胃癌的能力明显优于PG法、ABC法和新ABC法,成本效益比(1:2.70)也明显优于PG法(38ABC法8)和新ABC法(1:1.14)。在社区适龄人群中采用新型胃癌风险评分方法进行胃癌初筛,然后对高危人群进行胃镜检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目前最优的胃癌筛查策略。

三、建立消化道肿瘤筛查、早诊早治技术培训中心及培训基地

建立消化道肿瘤筛查、早诊早治技术培训中心及培训基地,提高消化內镜医师发现早癌的能力。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消化内镜医师人,消化内镜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总体不足且地区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胃镜精查能力欠缺,建议国家加大消化内镜资源投入力度,建立消化內镜技术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提升消化內镜医师胃镜精查能力,优化消化内镜医疗资源配置,使得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基础的消化內镜检查,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筛查需求。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胃癌防治意识和胃镜检查依从性

胃癌筛查参与率和胃镜检查依从性是决定胃癌筛查效果的关键因素。在GCC项目中,如果胃镜精查应答率从37%提高到50%,则预期将多检出例早癌,成本效益比从1:1.94降低到1:,具有更优的卫生经济学效益。胃癌防治知识缺乏是影响胃癌筛查参与率和胃镜检查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网站、

TUhjnbcbe - 2021/4/9 23:32:00

新年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春节期间,气温、日照、

降雨开始趋于上升

但是,由于天气刚刚由寒转暖

即使在江南,也是余寒未尽

不过,这都只是表面现象

因为,天地之气已经悄悄启动了

春节期间,也应该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

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我们为此咨询了

方回春堂拱宸馆李贤娣医生

从中医视角给大家一些实用养生建议

让我们在四季变化中

遵循自然,修复身体

敲肝胆经清肝火: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闭目转眼养肝血: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随后转眼,即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伸个懒腰理肝经: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机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菠菜粥养肝护肝: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不适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香菜牛肉粥去腻开胃:香菜因为含不少挥发油而具备独特的气味,香菜牛肉粥可以开胃促消化。


  韭菜粥调节肠胃: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另外,春天的韭菜最好吃,颜色翠绿,清香细嫩。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新芽,亦是最有能量的美味。


  *豆芽营养丰富:*豆芽在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


  枸杞芽清火明目:适当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绿豆芽解*下火:若春天里上火生了口腔溃疡,或是小便发*、耳后有水流出、早起眼睛发蒙有眼屎,最宜绿豆。


  枇杷预防感冒:枇杷有岭南开春第一果之称,在春季的时候多吃枇杷可以帮助预防感冒。


  菠萝帮助消化:和其它季节的菠萝相比,春季的菠萝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水润,因此在干燥的春季吃很合适。


  草莓健脾润肺:草莓有健脾、润肺、补血、益气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对于体虚者。

名医推荐

李贤娣

简介: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主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中医内科,胃炎、胃溃疡、胃痛及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运用中医调节尤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顽固性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性疾病效果甚佳;皆对自汗盗汗、头晕头痛;咽炎、咳嗽;痤疮、色斑、口疮、便秘、结石,腰腿痛及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手麻;虚劳、更年期综合症的调理;善于"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的"冬病夏治",小儿的"成长贴",及"冬令膏方"的养生美容调理。

方回春堂拱宸桥馆坐诊时间

周一、二、五,周一夜门诊

公益福利

方回春堂拱宸桥馆(桥弄街1号)

将送出3位李贤娣医生义诊号

您可以在文末留言“抢号”二字抢号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2月11日除夕至17日初六停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9 23:32:00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办公室组织修订更新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正式发布。新版指南保留了版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特色,并在管理要求、血压测量、降压目标值、综合干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新,以保证指南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工作者。管理对象为≥18周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管理流程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流程图诊疗关键点1.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安静放松、位置规范。2.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90mmHg为界,非同日3次超标确诊。3.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4.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5.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治疗原则高血压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1.首先要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2.其次是平稳降压。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此外,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3.再次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此外,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降压目标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生活方式干预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可明确降低血压,如减少钠盐摄入、减轻体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常见健身方式)均有直接的降压效果。戒烟、戒酒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更应大力提倡。此外,协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方面。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药物治疗(一)启动药物治疗时机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仅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二)降压药物选择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即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A:ACEI和ARB两类药物降压作用明确,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改善预后。用于蛋白尿患者,可降低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酐(Cr)≥3mg/dl(μmol/L)的严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钾的患者禁用。妊娠或计划妊娠患者禁用。ACEI类药物易引起干咳,若无法耐受,可换用ARB。两类药物均有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可能,但罕见。B: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尤其适用于心率偏快的患者,用于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预后;用于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可减轻心绞痛症状。但注意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24小时内)应慎用,心力衰竭急性期(气短、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不适合应用,应待病情平稳后使用。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急性期不建议在基层首用β受体阻滞剂。以β受体阻滞作用为主的α-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拉贝洛尔等,也适用于上述人群。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如心率<55次/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大剂量应用时对糖脂代谢可能有影响,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及α-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对糖脂代谢影响较小。C:CCB最常用于降压的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或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此类药物降压作用强,耐受性较好,无绝对禁忌证,适用范围相对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更适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牙龈增生等。D: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较为常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且随着利尿剂使用剂量增加,低钾血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建议小剂量使用,如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1次。利尿剂与ACEI或ARB类药物合用,可抵消或减轻其低钾的不良反应。痛风患者一般禁用噻嗪类利尿剂。严重心力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需要应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同时需补钾,此医院进一步诊治。近年来由上述五大类药物组合而成的单片复方制剂,由于服用方便,易于长期坚持,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模式,推荐首选。其他有明确降压效果的传统单片复方制剂,包括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根据患者情况仍可使用。(三)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症及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药物,优选长效药物。除心力衰竭及直立性低血压风险较大的高龄初始用药患者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外,其他高血压患者可从常用起始剂量开始,具体参见附件一。1.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合并症指伴随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第1步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单药起始,可选择C、A、D或B。B尤其适用于心率偏快者。起始剂量观察2~4周,未达标者加量,或更换另一种药物,或直接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见联合药物推荐),每调整一次观察2~4周。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推荐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如C+A、A+D、C+D或C+B,首选相应的单片复方制剂。未达标则采用如上方法增加剂量或更换方案,每调整一次治疗观察2~4周。第2步上述两药联合方案应用后,血压仍未达标,加用第三种药物,可选C+A+D或C+A+B。第3步三种药物足量(即指南推荐的最大剂量),且至少包含一种利尿剂,观察2~4周仍未达标,建议转诊;或A、B、C、D四类药物合用,2~4周仍未达标,建议转诊。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图2.有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合并心肌梗死:首选A+B,小剂量联用,避免出现低血压。若未达标可加量,仍未达标加用长效C或D(包括螺内酯)。合并心绞痛:可选择B或A或C,可联用,仍未达标加用D。合并心力衰竭:A+B,小剂量联用,合并钠水潴留时加用D,一般选择袢利尿剂,并补钾,可加螺内酯,仍未控制可加C(限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起始联用A和B,主要用于改善预后,应注意血压偏低者起始剂量宜小,缓慢加量。合并脑卒中:可选择C、A、D,未达标者可联合使用。合并糖尿病:首选A,未达标者加用C或D。合并慢性肾脏疾病:首选A,未达标者加用C或D。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初始选择C、A、D或B均可,单药未达标可联合用药,同“无合并症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但慎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有合并症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推荐表(四)用药注意事项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建议观察2~4周,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频繁更换药物,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不宜联合应用ACEI与ARB。(五)综合干预管理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阿司匹林及他汀等药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1.小剂量阿司匹林已患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控制在/90mmHg以下,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mg,每日1次(活动性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过敏者禁用)。2.他汀等降脂药物已患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用其他降脂药物,使LDL-C降至1.8mmol/L(70mg/dl)以下;无上述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按照危险程度不同,LDL-C降低的目标值也不同,具体如下:(1)高血压合并至少一项以下疾病或情况,建议LDL-C降至1.8mmol/L(70mg/dl)以下:①慢性肾脏疾病;②≥40岁糖尿病;③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2mmol/L(mg/dl)或LDL-C≥4.9mmol/L(mg/dl)(2)高血压合并下述三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两项,建议LDL-C降至2.6mmol/L(mg/dl)以下:①吸烟;②HDL<1mmol/L(40mg/dl);③≥45岁男性或≥55岁女性。(3)不符合上述情况,但LDL-C≥3.4mmol/L(mg/dl)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降至3.4mmol/L(mg/dl)以下。高血压合并相关疾病或情况的降脂目标具体用药举例如下:辛伐他汀20~40mg,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10~20mg,每日1次;瑞舒伐他汀5~10mg,每日1次。若LDL-C不达标,可适当增加剂量或加用其他降低胆固醇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用药观察3~6个月,如果LDL-C仍未能达标,建议转诊治疗。(六)血压≥/mmHg的紧急处理1.血压≥/mmHg,不伴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1)口服短效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12.5~25mg,或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口服,1小时后可重复给药,门诊观察,直至降到/mmHg以下;(2)经上述处理,血压仍≥/mmHg,或症状明显,建议转诊;(3)24~48小时将血压降至/mmHg以下,之后调整长期治疗方案;(4)注意:不建议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快速降压。2.血压≥/mmHg,伴有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1)立即转诊;(2)等待转诊过程中,可参照《手册》做简单处理。心、脑、肾急性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文献索引: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12.《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PDF文件下载:方式一:下载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兆申院士提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区人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