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住进了我院消化内科,在充分的沟通之后,入院第四天,喻群力在内镜室护士朱悦、毛淑芳,麻醉科副主任杨咏的配合下,为老人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胃镜下用高频电刀顺利将病变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能达到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经过几天的治疗和护理,老人即将康复出院。
小手术、大健康
据了解,目前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ESD作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病变的微创手术,经过数年的发展,其技术已日渐成熟,目前国际多项指南和共识均推荐内镜下切除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喻群力ESD手术中“这些早期胃癌患者,经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续只需定期随访,可以说是属于临床治愈。经过随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碰到过复发和转移的病人。”喻群力介绍,从年我院消化内科实施首例ESD以来,到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做了近例。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早期胃癌发现比例也越来越多,ESD也越来越成为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消化内科在10月24、25日两天做了4台ESD,病理结果均为早期胃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隐秘,或者症状轻微,所以胃癌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进行必要的检查。喻群力建议,这五大类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消化内镜检查:
1.年龄45岁以上
2.有胃癌家族史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4.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患者。胃部分切除术后仅剩残胃的,5年后患胃癌风险明显加大,要提高警惕。5.饮食喜欢高盐、腌制,吸烟、重度饮酒人群。
平时没有明显胃部不适的健康人群,若身体出现警告症状(胃病的症状与以前不同,如疼痛时间延长,症状加剧,出现消瘦、黑便、出血、贫血等症状),不论年纪大小,是否有胃癌家族史等,都要及时就诊。
供稿:刘克伟
————延伸阅读————
不开刀!江都人医在胃镜下巧取胃间质瘤
不断填补内镜下诊疗技术空白——消化内科的速度与激情
温馨提示我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