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与20年前一起学习中医的LB、WZS一起小聚,半箱啤酒、半盒香烟。当然,三个人大学毕业后经历与现在所从事工作不同,立论自然各异,涉及到中医、西医相关重要问题:
一、主要论点
(1)LB:某藏药公司华东市场监理。
大医院辞职下海从事多家医药产品的营销,自称是医药市场中的学者型(中西医)领导者,思维活跃、颇为健谈。其对中医的评价是“中医要回到健康保健层面”,西医西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机制明确、疗效清晰,所以,中医到底能够治疗什么疾病,是值得考虑的。
LB希望大家重视围绕中医与藏医药关系的研究,藏药很神奇,举了一个例子——某医药老总也是学中医出身,因患中*性肝硬化腹水,医院住院18天,被通知准备后事,而采用藏药“死马当做活马医”,日服三种神秘药丸,一月后竟奇迹般的痊愈至今!
(2)WZS:中医药大学金匮专业副教授。医院临床数年后在高校开展经典研究,向来自称“无为”,一直等待“早日退休”,但却是一个十足的“铁杆中医”。认为中医界太乏人潜心开展真正的研究了,偌大一个中医院里边,究竟有几个教授或主任能够开好中药,能够拍着胸脯说“我开的中药能够保证对某病确有疗效”?
WZS有两点体会,一是学经典、用经方不能太多的为什么,现在的研究思路有太多问题,认为要回到张仲景本来面目来将经方应用于临床,比如温经汤中为什么用麦冬?那是因为张仲景的习惯而已;二是在门诊是偶然因素对皮肤病疗效颇多优势,对诸多难治性皮肤病的中医药治疗颇多心得,提出“基因可以因突变致病,当然也就可以使变异的基因再变回去而病愈”。
(3)我的观点:两个人发言激烈,不由分说,言多偏激,只恨时间太短,自然,我一旁静听的多,间作评价,适时亮出自己观点,仅作评价,或肯定,或否定,点到和点缀而已!我知道两位从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中所得论点,其实与真正的中医皆有距离,不怪他们读书少,只因二者进去的太深!
二、未来中医会消失么——基于现状与事实的分析
(1)某些现状:
无论是患者还是初学中医的年轻学子们,医院的病房,医院没有什么两样:大量现代化检查、静脉输液、抗生素、化疗、介入、外科等等,事实上这也医院发展思路的现状,医院所走之医院的榜样,医院管理者的理由是“先发展后特色”,先保证能有足够量的饭吃、再谈吃饭的质,于是,诺大一个两千医院,主流多是西医——半数以上甚至70%的科主任是西医,中医们往往都是没有地位的。中医在病房成为象征。而在门诊,一个专家半天的门诊量要在50~70位病人,也就是不到五分钟要完成一个病人的诊治,事实上许多患者讲述病史就需要3~5分钟甚至更多时间,那么,医生有怎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望闻问切、理法方药呢?LB甚至认为中医阵地的萎缩可能会导致中医消失。
对此,我提到过去曾经领我们入中医之门的一些老师现在竟然不再使用中药了!大量的临床中医医生被“小农经济”的思维困扰而走上多开药尤其是多开有回扣的西药进而能够买房开车出国等等,现今还有几人在为中医药的振兴与发展做出各自的哪怕一点点的思考与行动?WZS同意此点,想想20年前的中医班中43人一起学习中医而至今还有几个人在用中医中药?在为中医做些事情?
三个人都认可一个事实:近年来中医药市场销量大增,一方面是老百姓保健意识增强,药膳、药酒、保健方面的中药使用量无限增加了,另一方面,中药饮片质量下降医生用药剂量增加了。
近若干年来,随着中西医之间的“无言的较量”,中医药在临床领域的优势及势力范围已开始悄然改变,中医主管部门层面强调“中医优势病种”、“治未病”,但这一提法尚难被学界公认。
作为中医,必须回答的问题是:面对患者,你用中医能解决什么?哪些病痛什么情况下可以找中医诊治?
(2)某些事实:
其实,但凡有些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中医或者西医,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某些疾病的某些阶段使用中医药疗效特别显著。不管疾病本身是否已经彻底治愈,关键是病的痛苦得到极大改善。固然,中医在治未病、亚健康方面颇多特色,但对于“既病防变”也应有所作为,LB提出尤其是外感热病比如病*感染性疾病中的流感等等中医是具有优势的。
WZS举了几个皮肤病治愈的例子,这类疾病与病*感染、免疫甚至基因都有关系,也与环境、季节、饮食等密切关联,因此,中医治疗实际上能够发挥更多的优势!
我也举个例子:半月前一个戴氏患者带来他的岳母——老人72岁,罹患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多种疾病,常服降压药血压稳定正常,一个半月前复查胃镜有HP感染和胃溃疡,服用洛赛克和两联抗生素治疗三周,但纳差、顽固性咳嗽、胸脘胀闷、寐差等较重,医院服用中药未效,因此找我来试试,并反复告诉我最想首先解决的是咳嗽。显然,这个老人该用的西药都用了,中医能做什么?经过四诊,我确定为目前主要矛盾在肺胃瘀热、寒热错杂,选用清宣瘀热汤、左金丸和乌梅丸加减,处方7剂,并告诉患者有效没效都要下周再来调方。但一周后患者并没来复诊,我心中还有嘀咕——莫非一点疗效全无?没想到本周再来复诊,戴氏患者带着岳母、岳父都来了,原来,丈母娘大人服药后最为痛苦的咳嗽彻底没有了、饭量增加了、睡眠变好了、胸腹不胀闷了,且停药一周竟然无一复发,现在只略感上火、头晕……看来,中医还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的,对此,我十多年来的确自信满满!
(3)我的结论:
中医不会消失,因为中医有疗效——确实能够解决许多患者的病痛!
本文摘自守望中医的博客,由中医思维十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