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3/1 13:59:00
古人云:“是药三分*”,这是很多国人一直铭记在心中的一句“圣言”!然而这并不是说药就不能吃,人生病了,是需要药物的作用来帮助机体恢复健康,对慢性病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其实,只要按照医嘱科学用药的话,是可以将药物对机体的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的,而且相较于慢性病对机体的伤害而言,药物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而且基本上身体是完全可以进行自我修复的。在医院的门诊上,经常会有患者朋友前来咨询,有不少病友们询问说:“治疗痛风的药物不能长期吃,是不是急性期过去了就可以不吃药了呀?”而我通常会告诉他们,有的可以停,有的则不能停。大家都知道,痛风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痛风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或慢性期。在这两个阶段的治疗用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对于初次患痛风的朋友来说,这个时期的治疗应以消炎止痛为主;对于以往发作过痛风的人来说,此次痛风急性发作期仍要坚持降尿酸治疗,并服用消炎止痛药。等到病情进入到缓解期或慢性期后,则应坚持降尿酸治疗。若要想停药的话,则应是待痛风急性发作期过去之后,停用消炎止痛药。至于降尿酸药的话,则不建议患者停用,除非是机体内的尿酸盐全部溶解干净才行。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用药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时,患处会产生极为强烈的痛感,在这个时期的治疗目标只有一个,即迅速的消炎止痛,缓解症状。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类: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其中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时的首选药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它们的副作用:1.秋水仙碱: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肾功能损害等。而且秋水仙碱的用量一般与中*剂量比较接近,因此在服用时需格外注意。2.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此外,长期使用还导致肾损害。应严格按药物说明书用药,并且一定要谨记非甾体抗炎药是不能与秋水仙碱同时使用的。3.糖皮质激素:由于激素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比较大,比如说向心性肥胖、感染、糖尿病、胃溃疡等,但短期使用时没有很大问题,并且要做好预防向心性肥胖、感染、糖尿病、胃溃疡等情况。尽管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然而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使用,只有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无效或肾功能减退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才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来治疗。、上述三种药物,当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停止,关节不痛了,就应该及时停药。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等到痛风进入到缓解期或慢性期时,则应以降尿酸为主。如果血尿酸的值长期不能降低到目标范围内的话,只会给机体带来长期的慢性损害。很容易导致除痛风之外的痛风石、尿酸性结石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的并发症,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患者朋友们必须按照医嘱的要求积极进行降尿酸治疗,将尿酸值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才是避免血尿酸高对机体影响的最好措施。由于人体尿酸池中尿酸来源于细胞代谢和饮食摄入两种渠道,它们的比例分别占到整个尿酸来源的80%与20%。因此要想治疗痛风,必须得对这种渠道都加以控制。临床上有遇到一些病友们,他们认为药吃多了不好,只用控制好饮食就能将尿酸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其实不然,有相关的研究证实,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血尿酸也只能降低90μmol/L左右,所以药物仍是降尿酸治疗的主要措施。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1.别嘌醇:每天一片mg,肾小球滤过率<30mi/min时减量,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禁用。别嘌醇最大的问题是引起皮肤过敏,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的剥脱性皮炎,这在中国(汉族)、韩国、泰国人更容易发生。因此,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前最好做一个HLA-B*基因的筛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则应禁用。2.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所以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使用起来是比较安全的,当出现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mi/min=时则应慎用。3.苯溴马隆: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mg/天,早餐后服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或肾移植患者安全使用。但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时禁用;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并且在肾功能与心血管正常的情况下,患者朋友们还需大量饮食,以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相对而言,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更安全些,可选择其中一种应用。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标1.一般患者:血尿酸<μmol/L;2.如果出现痛风石,或者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者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或者痛风性肾病等,治疗目标是血尿酸<μmol/L;3.无论如何,血尿酸不应低于μmol/L,毕竟尿酸对于机体来说是具有一定生理作用的。由于高尿酸血症是终身性疾病,所以一般需要长期使用降尿酸药治疗。↑点击图片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