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就是这个菌,害了中国7亿多人
TUhjnbcbe - 2021/1/21 9:08:00

第2篇文章

知医百科

《第五次幽门螺杆菌诊治共识》

“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者,平均感染率为62.8%,中国感染率已经从原来的70%下降到约50%(儿童为30%),感染人数高达7.68亿。”第五次共识明确HP为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并与遗传因素、环境饮食因素一起并列为胃癌发生的三大因素,预防及根治HP可有效控制胃癌发生。

目录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Hp)

感染Hp的途径有哪些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HP,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若不幸感染Hp却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

要不要马上带孩子去做Hp筛查

要不要根治Hp,弄明白4个问题

如遇幽门螺杆菌,最好从分餐开始预防

Hp检测覆盖人群广,14-30岁均可进行筛查

Hp检测常用手段有哪些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Hp)是唯一能在人体胃内长期存活和繁殖的螺旋形细菌,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我们的胃酸连石头都能消化,却唯独消灭不了它。并且,害人的它并不安心只存在于胃部,甚至还会去祸害肠道……

更可怕的是它不仅是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的元凶,还是最强的一类胃癌致病原。

据《第五共识》了解,全球有高达44亿人感染HP,应该说找不到第二种感染性疾病有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而在中国更是2个成人中就有1个感染,感染者数量全球第一,并且我国Hp的治疗效果上已出现根除率越来越低而患者耐药性越来越高的问题。所以,有效应对Hp势在必行且至关重要!

感染Hp的途径有哪些?

1、共餐

这是感染HP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都是共餐制,其实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提供了温床,所以家里有Hp感染患者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2、在牙齿繁殖传播

很多人每天刷牙都是草草了事,殊不知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刷牙这一工作要严格把关,做好对幽门螺杆菌繁殖的隔离工作。

3、生吃膳食

现在西餐普遍,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的习惯,或者打火锅时肉都还没烫熟,却早已吃得不亦乐乎,其实这些都有可能存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安全隐患。

4、喂食方式

妈妈在给婴儿喂食时,喜欢嚼烂之后再喂给婴儿吃,如果妈妈感染HP时,是很容易通过口口传播,增加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

当然,一个人是否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与自身体质有关,并不会%感染。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1、胃疼

胃疼是最常见的胃病,很多人以为是吃错了东西引起的,实际上极大可能是因为HP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进食之后会引起胃疼,主要表现为上腹疼、隐痛。

2、反酸、烧心

HP存在于胃部,会导致胃酸过多,患者会出现胃部反酸、烧心的症状。简单的说,主要的表现就是腹痛、腹胀、恶心、发酸、嗳气等。

3、口臭

HP除了驻扎在胃部,也寄生在牙斑菌中,让我们产生口臭,还有食物在胃中发酵打嗝时,也会排出异味。

若不幸感染Hp却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

HP会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我们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生病的感觉是因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本身有70%是无症状的。剩余的感染者10%有消化不良症状,15-20%有消化性溃疡,胃恶性肿瘤约占1%。

虽然在感染者中胃癌占比并不大,但不能否认的是,HP感染者较非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增加4-6倍,与遗传、环境并列为胃癌的三大成因。并且,越来越多研究证实HP与胃肠外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甚至可能波及心血管、皮肤、神经等等。

敲黑板:HP不可自愈,传染性高!如无正规治疗会陪伴终身,并会在家庭成员中造成交叉感染。

要不要马上带孩子去做Hp筛查?

经常有家长问用不用专门带孩子定期检查幽门螺杆菌。其实,不建议14岁以内的孩子做常规性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但是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就要警惕:

1、孩子有明显症状

如果孩子经常(注意,是经常)胃痛、胃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大便发黑,胃口不好而且体重不增反减,就需要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因为孩子感染了Hp,会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

2、家里有带菌者或者相关病史

不建议孩子太小做检查,但是跟孩子亲密接触的成人,包括家长、保姆、亲戚等,每年做常规体检的时候,需要检查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家里有消化道溃疡家族史的,家长更要敏感,如果孩子持续出现了上述的某些症状,医院检查了。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尿素13C呼气试验,粪便Hp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等。年纪小的孩子,最好用呼气检测法,简单快速,对着试剂吹吹气就行了。

若孩子感染Hp,无相关症状不需治疗

首先,感染后的发病率其实并不高,发随着孩子体质增强,这个细菌自己就没了。

其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主要是选用抗生素联合治疗,而且需要连续大剂量用药2周。抗生素对孩子整个肠道菌群的伤害特别大,绝对得不偿失。

只有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溃疡的孩子,或是因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做内镜检查的孩子,才需要做根除治疗。

要不要根治Hp,弄明白4个问题

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胃炎,并且有癌变风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疗。下面这几个问题帮你弄明白,你是否需要根治。

Q:没症状要治疗吗?

A:14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若感染Hp但没症状,通常不推荐治疗,以免影响胃肠道微生物或增大胃食管反流风险。但若检查发现已有溃疡或较严重胃部炎症,建议治疗,并综合考虑身体状况。

Q:治疗能不能做到根除?

A:采用目前推荐的四联方案,治疗10~14天,Hp有效根除率可达到80%~90%。即便初次治疗失败,也可通过换药进行补救,获得根除机会。

Q:会不会复发感染?

A:治疗后有可能再次感染,但几率不高。数据显示,治疗后每年约5%的患者再感染,随着相隔时间的增长,再感染几率也会有所提高。若复发感染,及时规范治疗即可。

Q:哪些人需要治疗?

A:发现Hp呈阳性,且有消化性溃疡,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人,强烈推荐治疗。而有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胃癌术后的人,一旦发现推荐治疗。

如遇幽门螺杆菌,最好从分餐开始预防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Hp,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用下面这些行动,保护好家人和朋友。

1、吃饭要分餐

分餐、用公勺、不相互夹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外出就餐,尽量分餐,多用公筷,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有条件的家庭,每人可以有自己专属的筷子,减少感染风险。

如果家里已有人感染Hp,须进行分餐,以防感染。

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用嘴喂孩子。

2、学会洗筷子

幽门螺杆菌能附着在用过的碗筷上,特别是使用较久、已有沟壑划痕的竹木筷子。

餐具使用后必须尽快清洗彻底,过一段时间,可用开水煮一煮筷子,能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清洗后,将筷子头向上,放在筷子笼中,自然风干,不要用抹布擦拭。

竹木筷使用半年或一年后最好更换。

3、吃得干净一点

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4、少吃刺激食物

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可避免发生胃病。

要提醒的是,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即使根除了,也不代表以后一定不会得胃癌。想预防胃癌,一定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腌制、熏制食物。

规律吃三餐是有效的养胃手段,现在还没吃饭的人,赶快放下手机去吃饭吧。

Hp检测覆盖人群广,14-30岁均可进行全面筛查

建议有条件的14-30岁的青年进行全面筛查,尤其是一,有消化不良、胃溃疡症状的可以查;二、对于没有症状的但家中有感染者的并愿意接受治疗的可以查;三、对于家中无感染者但个人要求检测的可以查;最后对于无意接受治疗的无疾病人群可以不查。

Hp检测常用手段有哪些?

最新共识对检测HP的多种方法进行了科学评估,并最终提出在非侵入性(不进行胃镜检查)HP检测方法中,尿素呼气实验(C13和C14)是首选。

C13不含放射性元素但费用成本高,检查时需要受检者服用较大化学痕量尿素,相对于C14敏感性稍弱;

C14含放射元素但其计量相对C13小,在发达国家被作为安全性很高的免检产品,费用更低敏感度更好;

但客观问题也不可忽视:1、不管C13和C14都需要服用指定药剂才能实现检测,都在无形之中给身体增加了负担;

2、同样是由于C13和C14的指定药剂摄入问题,受检者不能频繁使用该检测来验证是否康复,导致感染者可能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精力和财力的投入。

所以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新颖、更便捷的新型Hp检测方法,让日常筛查、定期筛查、治疗后结果验证成为可能,为每个家庭都树起防御幽门螺杆菌的保护伞。

1
查看完整版本: 就是这个菌,害了中国7亿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