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抓住病机,灵活加减
TUhjnbcbe - 2020/11/22 18:19:00

郭某,男,68岁,退休干部。

初诊:自诉10余年前因反复胃脘隐痛、嘈杂吞酸而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此后一直服用制酸、抗溃疡之类中西药物长达5~6年之久,始觉舒畅,延久则逐见脘痞、嗳气、口干;

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查HP为阳性;

胃黏膜病理切片检查报告为胃腺萎缩并重度肠化生伴不典型增生,迭治乏效,经人介绍,特找张老诊治。

刻下除前述见症之外,并感口苦口黏,胃脘灼热隐痛,不泛酸,反喜食酸性食物,溲清便秘;

另时感怯寒乏力,间或右胁胀痛,胸宇痞闷,舌质红,多齿痕,有裂纹及瘀斑,苔*薄而腻,脉弦细;

结合其人尚兼有慢性胆囊炎、缺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史;

遂断其证为湿热内蕴,耗伤气阴,阻碍气机,瘀痹络脉,考虑到胃为阳土,位居中央,功溉四旁。

故治拟养阴化湿、益气和胃为主,佐以利胆通络,方用验方养胃理气汤去五味子、姜*,并加茵陈、炒枳实、炒枳壳、生*芪各15g,当归、川芎、龙葵、蜀羊泉各10g,生大*(后下)2g,7剂,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并嘱戒烟酒,忌进碱性与刺激性食品。

二诊:药后大便通畅,余症趋减,苔脉如前,效不更方,遂予原方去大*,7剂,如前煎服。

三诊:苔转薄白而腻,脉呈弦缓,仅感胃脘灼热,时嗳气,再予原方去茵陈、炒枳壳,加牡丹皮10g,10剂,如前煎服。

此后除胁痛甚或胸闷甚而临时改用他方之外,始终以养胃理气汤加减出入。

经治2个月后诸症消除,连治1.5年,在此之后曾做有关检查3次,其中查HP转为阴性;

所查电子胃镜及相关检查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阴性、未见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但仍见肠化生;

再次所查电子胃镜检查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未做病理切片检查,遂停药,随访7个月无反复。

按:本例虽患多种疾病,但以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突出典型,故张老在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的前提下;

始终抓住本病的病机,以养胃理气汤为基本方,灵活加减,坚持治疗1.5年之久,从而收得彻底治愈之著效。

实际上,以本方治本病几乎屡试屡验,故值得总结介绍之,惟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肠胃道疾病问题,可免费咨询张老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抓住病机,灵活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