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为多种病因造成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可致胃黏膜慢性炎症损伤。70-9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耐强酸,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医微生物种类,它经消化道传播,可以在口腔定植,存在于唾液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在人-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为粪-扣途径、口-口途径,具有家庭聚集性。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为诊断最可靠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尽可能去除病因,缓解症状,遵循个体化。
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治疗,定期随访。
确保四联方案,正确服药时间,足剂量、足疗程。
复查时间:根除结束后4-8周。
根除失败后的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个月。
无论什么时候,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都应该根除,不分年龄、部分时间,只要检测是阳性,越早根除获益越大。
观察病情:如又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提示疾病可能复发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如果您存在以下情况,无论您是否有症状,都需要治疗:萎缩性胃炎;有消化不良症状;既往或目前有胃溃疡和(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手术后;患有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有胃癌家族史。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饮食规律,三餐按时进食,忌暴饮暴食;
低盐饮食,少吃烟熏煎烤炸食品;
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高脂饮食,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戒烟,忌酒、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时间,不熬夜加班。
使用公筷或分餐制等,餐具要注意消毒;避免接吻、口对口喂食等行为。
注意精神心理状态的自我调整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