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是很多中老年群体的最爱,爱喝粥养生的也不在少数。本身粥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因此粥较为容易消化,也不需要咀嚼,对于牙齿和肠胃不好的老年人可以说是福音了。粥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有几千年的历史,近些年来各种食材的添加和搭配也让粥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喝粥能够养生,当大病初愈之后往往也会给患者适当添加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古代人们生完孩子没有奶水的时候,也常常无奈选择粥水喂养孩子。中国人始终保持喝粥养生的观念,而美国哈佛大学也针对粥进行了一项研究。
哈佛研究发现,喝粥养生有助于人们保持长寿
哈佛大学一项针对十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每天喝一小碗28克全谷物制作的杂粮粥,能够降低死亡率和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研究中发现,经常食用麦片粥等粗粮食物的人群,相对来说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都较低,其实也说明了喝杂粮粥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正面反馈的。
粥的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可见粥的流传时代久远。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杂粮谷物来制作粥品,适当喝粥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养生功效。
喝粥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有养生功效,但也别夸大
首先,喝粥能够减轻我们的胃部负担。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因为胃部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一些高油腻的食物吃下去消化需要更长时间,也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对于消化能力差的老人来说选择喝粥能够减轻肠胃负担,同时也能够给自身补充营养,是较好的选择。
其次,喝粥能够很好地补充水分。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严重腹泻,或者呕吐,大病过后水分损失较多的人群来说,喝粥能够很好地帮助补充水分。并且粥对于我们的身体刺激性较少,这种半流质的饮食更加适合病人来进行食用,
很多老人都说喝粥有养胃的效果,对于消化差的老人来说喝粥确实能够减轻肠胃负担,但是喝粥养胃并不是人人适宜。首先喝粥之后因为消化快很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因此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是肯定不适合吃粥的。其次,对于本身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来说,喝粥因为其中水分充足,很容易导致胃部胃酸分泌加速,进而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胃炎胃溃疡等问题。
综上所述,喝粥虽好但是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粥养生。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相对来说更加适宜。
喝粥本身是不错的,但是也需要看什么粥品。现在一些肉类粥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盐分,其实已经和清淡沾不上关系了。再加上粥本身热量较为丰富,很容易导致长胖。因此像是这类粥品其实还是不建议经常喝。
生活中我们喝粥还是建议选择清淡一点的粥品,通常建议多补充杂粮粥,多添加蔬菜相对来说较为健康。单纯喝粥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一天之中只建议一餐喝粥,其余两餐还是应该以正常饮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