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人体消化器官中最庞大的一个部位,上部是连在食管,下面是接着十二指肠。
从胃的作用来看,西医认为胃是主受纳食物。我们吃的食物是通过胃来接受,然后胃能够分泌胃液,然后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中医认为,胃是具有受纳腐熟的功能。
胃的功能很强大,但是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患胃病的人群逐年上升,尤其是患胃癌的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在我国对于恶性肿瘤来说,胃癌的致死率仅次于肝癌和肺癌,排在第三位。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最高,而美国则很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是欧美国家的10倍左右,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人接近占全球新发病人的一半。
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胃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吸烟人群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人群要高50%左右。
01为什么胃病高发?
1、工作压力大,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对胃造成伤害。长期的压力下,人们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状态,大脑皮层兴奋集中在情绪上,对周围神经的感觉不敏感,对周围神经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下降,使胃肠道分泌、运动功能障碍,导致各种胃肠道疾病。
2、饮酒,长期酗酒人群患胃病的概率大,尤其是高浓度的酒对胃的刺激非常大,饮酒越多,饮酒的时间越长,对食道、胃粘膜的刺激就越大,从而引起胃炎、胃溃疡、胃壁蠕动加速等,加速胃病的高发。
3、长期胃痛不治疗,不少年轻人都有胃痛的症状,如果长期不治疗就会导致胃病的进一步恶化,加重胃部疾病,患胃癌的概率也会进一步升高。
4、吸烟,研究发现,非吸烟者溃疡病的发病率为2-4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人大约需要吸烟。40%胃粘膜炎可发生。
02“吃饭不规律”伤胃吗?
饮食不规律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胃病,而且出现的几率较大。如果患者饮食不规律,并且经常暴饮暴食,或者吃一些不容易消化、不容易吸收的食物,有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胃肠的负担,导致患者胃黏膜受损引起胃病。表现为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临床表现。
因此在治疗该疾病时,首先是要调整饮食习惯,并且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其次可以根据疾病的原因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选择对症处理的药物,促进疾病的恢复。
03真正伤胃的这3件事,建议远离
长期的高盐饮食会增加患胃病的概率,虽然高盐食物吃下去后不会立刻让胃难受,但是它的可怕之处在于慢性的、悄无声息的破坏胃粘膜。长期吃高盐食物,胃粘膜就会踏上萎缩---肠化--癌变之路。
这是患胃病的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让粘膜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粘膜缺血,让胃酸更容易渗透进去,加速患胃病的概率。
药物不仅对肝的损害大,对胃也会造成伤害。所以用药期间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乱服药,否则会出现疼痛或出血等严重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