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血压现在是健康的一大“杀手”,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很多人简单的认为高血压就是血压高而已,事实上,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循环中动脉压的增加,如果一个人的血压长期保持上升,会损害他的器官,如心脏、肾脏和大脑,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
经常有人提到,高血压的发生与饮食有很大关系,看似让你食欲大增的食物,可能就是高血压的元凶,比如以下四种食物,千万不要贪吃,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危害身体健康。
高血压患者平时会有哪些症状?
1、头痛、头晕、耳鸣、疲倦、心律不齐等。
2、妊娠高血压:由妊娠诱发,主要症状是蛋白尿和水肿,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婴儿高血压可表现为易怒、过度兴奋、夜间尖叫、生长迟缓等。
4、更年期高血压可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浮肿等症状。
5、特殊诱因引起的高血压会有其特殊症状,例如,肾性高血压可能导致背部或肋骨和腹部疼痛。
戒酒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饮酒对高血压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饮酒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之一,可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饮酒量成正比,喝得越多,高血压就越严重,其次,戒酒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达标率,更容易控制血压。
此外,饮酒还会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饮酒会降低降压治疗效果,增加脑出血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什么喝酒有时会导致血压降低?
这是因为酒后会被摄入体内,而酒精的成分就是乙醇,乙醇在身体的代谢过程中会转化为乙醛,乙醛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喝酒后就会出现,大量的毛细血管会导致血压降低,酒后脸红也是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
虽然饮酒可以降低血压,但不能使血压长期保持稳定状态,因为乙醛在饮酒后的几个小时内就会被完全代谢掉,而代谢掉之后,毛细血管失去扩张作用后又会重新收缩,不仅如此,血压还会反弹,甚至高于饮酒前的血压,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少喝酒,甚至戒酒。
医生:若想降低血压,4种食物或要少吃
1、柿子
柿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水果,这种水果通常在秋天成熟,人们非常喜欢吃,他们觉得味道很好,营养成分含量也比较高,但是对于高血压的人来说,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柿子,因为柿子中的糖分比较高,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从而影响血压,同时,柿子中的鞣酸进入人体后也可能增加肠胃的负担。
2、盐
盐是我们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做菜的时候,没有其他调味品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用的时间少了,会让菜有味道,没有味道会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但盐吃多了也没有好处,因为其中的钠元素进入人体后主要依靠肾脏进行分解代谢,同时钠元素还会刺激血管,不利于血压的稳定。
3、肥肉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非常讨厌吃肥肉,觉得吃多了会觉得腻,但是肥肉经过厨师烹饪后,吃起来肥而不腻,却也能满足人的食欲,比如红烧肉、东坡肉等,几乎都含有肥肉,有些肥肉虽然吃起来肥而不腻,但脂肪含量很高,高血压患者,如果经常食用这些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血压升高。
4、辛辣食物
辛辣的食物也是很多人喜欢的,比如红油火锅、麻辣烫、香锅辣条等,不得不承认,这些食物吃下去确实会刺激伤口,但吃多了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胃炎和胃溃疡,同时,经常吃辛辣食物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使血压升高,我劝你少吃或者不吃。
阅读延伸——高血压平时要如何调理?
高血压患者平时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吃动物的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不要吃太多蛋*等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运动,可以做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运动,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不要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
一般经过上述治疗后,血压可降至正常,如果血压持续偏高,服用降压药降低血压,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