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多了”
“喝酒喝高了”
“喝酒喝到不省人事”
在急诊工作的这两年里,晓昕护士碰到过大大小小的各种病情,其中有一个是非常常见的,它叫“酒精过量”。有不少人一旦饮酒后出现不适就会跑到急诊要求输液醒酒,而有的却不以为然,觉得在家睡一觉,酒醒了就好了。那么酒精过量到底应不应该引起重视呢?
说到酒精过量,先要从酒精说起,酒精的学名叫乙醇,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醇香气味,能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液混溶。一次过量饮入乙醇或酒精类饮品,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称急性乙醇中*或急性酒精中*。
乙醇是怎么样作用的呢?
乙醇进入体内后迅速吸收分布于全身,10%以原型从肺和肾排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俗话说“嘴巴里面哈出来的气带着一股子的酒味”或者饮酒后容易频繁上厕所,这些现象都在说明你的身体正在代谢这些酒精。剩余的90%在肝脏分解和代谢,这也是为什么过量饮酒的人大多会引起肝功能不好。当过量的酒精在肝脏积聚,无法代谢时,它就迅速蓄积而进入大脑,这也是为什么过量饮酒后人会晕晕乎乎,甚至昏迷。
酒精过量的危害是什么?
少量摄入酒精,会引起心跳加速、情绪亢奋、面色潮红,让人处于一个飘飘欲仙的状态。但是一旦摄入过多,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什么叫中枢神经系统?这么来说,一个人心在跳,在呼吸,有意识等等,这些都是中枢神经在控制着,中枢神经就相当于我们人体的总开关,而心脏、肝、肺等器官相当于子开关,把总开关关掉了就代表着人体内的其他所有器官都会渐渐丧失它们的功能,人会渐渐的丧失意识,会昏睡或昏迷,最严重发生呼吸或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2、引发低血糖。
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我喝酒前吃过东西啊”“我喝的酒是甜的呀”,怎么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呢?!那是因为酒精进入血液后会刺激胰岛分泌更多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上文也提到,酒精大部分是通过肝脏代谢,当过量摄入时它会抑制肝脏的肝糖原形成,体内的肝糖原储备大量下降,又不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体内血糖的平衡,最终导致血糖过低引起昏迷。所以往往空腹饮酒后导致的昏迷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3、呕吐物窒息,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喝多了就吐,这是人们眼中司空见惯的事儿,很少有人会当成一回事儿。晓昕护士要说,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呕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他处于昏迷状态,自己没有意识,他想呕吐的时候是不会去找个垃圾桶,或者翻个身侧着吐,也不能控制自己不吐,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是仰天平躺着的话,他就直接仰面从嘴巴里涌出来,呕吐物极容易反流到气管里,轻则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的甚至直接导致呕吐物窒息死亡。
图为呕吐物误吸入肺,造成右肺大面积吸入性肺炎
因此,像晓昕护士这样的急诊护士,碰到酒精过量的患者,一定会反复告知陪伴者不能离开,如果患者要呕吐,一定要帮助其侧着头或者侧身,千万不可以仰天呕吐。
除此之外,长期饮酒容易诱发肝功能损害、骨质疏松、记忆力衰退、胃肠道损伤、心血管损害等并发症。
说了这么多
那么问题又来了
酒精过量到底需不需要来院就诊?
1、酒精摄入适当,意识尚清,生命体征均平稳的情况下:
建议在家休息醒酒,家属应陪同在旁,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昏迷,注意保暖,并不主张输液醒酒。
若出现头痛头晕、胃痛、胃部灼烧感、呕吐等类似的症状,建议先在家休息,避免搬动和刺激,多喝温水,清淡饮食。
若出现呕吐物呈咖啡色样液体,首先考虑应激性胃溃疡,应及时来院就诊。
2、酒精摄入过多,且出现意识障碍、昏睡或昏迷时,一定及时来院就诊。
近日,全球医学顶级期刊TheLancet(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显示:即使是最少量的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损伤。而长期,严重的酗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然而,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全民戒酒也是不现实的,饭桌上至少要做到文明饮酒、适量饮酒。对于自己的酒量要有自知之明,其次酒桌上不盲目劝酒,不贪杯,不混酒喝,喝酒前吃点东西垫一垫肚子,多喝水促进酒精的排出。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自己心里要有一把尺,衡量自己的自身情况,点到为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