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在临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fk/mip_5470792.html

埋线由于操作方便,疗效持久,目前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鉴于人们对微创埋线技术认识不够,临床上仍然在骨关节相关性疼痛方面应用较多,而且多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在内科疾病相关的疼痛方面多限于一些疑难杂症伴随的疼痛。 

1.脊柱相关性疼痛

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和脊柱炎症引起的疼痛。临床上微创埋线疗法治疗主要根据脊椎的生理解剖以及病理变化选取相应的夹脊穴为主要治疗部位进行治疗。夹脊穴周围组织中存在着许多神经末梢,且脊神经后支内侧支与夹脊穴之间距离最近,因此夹脊穴埋线可持续刺激深部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炎症的吸收,解除其对周围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例如微创埋线治疗颈椎病主穴选患椎夹脊穴C3~C7,配穴:颈型取大椎、大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的炎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充血、粘连等无菌炎症。微创埋线治疗以病变突出部位的夹脊穴为主要治疗穴位,同时根据症状表现配合循经取穴,同时配合手法复位治疗。主穴取病变椎体相应夹脊穴、环跳、委中。配穴可根据病变部位所在经络取穴:足太阳膀胱经:承扶、承山、昆仑;足少阳胆经:风市、阳陵泉、绝骨。辨证取穴:瘀血阻络加血海,寒湿凝滞加阴陵泉,肝肾亏虚加肾俞。

2.关节疼痛

包括肩周炎、膝关节炎和肘关节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入局部,而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去濡养,功能活动不利,治宜舒筋活络,调和营卫。一般选择关节局部穴位治疗。例如肩周炎选取肩前、肩髃、肩后穴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膝关节炎可选择膝疾穴、血海、梁丘、足三里和阳陵泉等。

3.神经痛

包括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和肋间神经痛。主要选用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相关穴位。例如三叉神经痛根据分支的分布选择穴位。第一支:合谷、天应、眉中;第二支:合谷、天应、四白;第三支:合谷、天应、下关、颊车、地仓、下颌孔。坐骨神经痛取承扶、秩边、承山等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和足少阳胆经的环跳穴以及阿是穴。肋间神经痛可取膻中以及相应的背俞穴。

4.内脏疾病相关的疼痛

许多内脏疾患伴随着疼痛症状,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脘痛,胆囊炎或结石引起的疼痛,前列腺疾病引起的疼痛以及痛经等。针对这类疼痛,不仅要尽可能迅速镇痛,而且要配合原发病的治疗,取穴要结合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或配合一些经验穴,以迅速缓解疼痛。例如胃溃疡引起的胃脘痛选择中脘、足三里、胃俞和胃上穴,胆囊炎或结石引起的疼痛可以选择期门(右)、胆俞、三阴交、胆囊穴等。

埋线技术治疗疼痛的展望

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疼痛已经成为现代疼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镇痛相比较,针刺治疗痛症有简便无副作用的优势,适当的穴位配伍,不仅可以达到治疗疼痛的效果,而且可以治疗原发病。与针刺治疗痛症相比较,微创埋线具有治疗方

便和作用长效的优势。目前微创埋线治疗疼痛还处于临床经验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其理论是以传统针灸理论和现代神经医学为基础的。由于作用模式的不同,微创埋线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针刺镇痛有所差异,特别是不同的生物材料形成的刺激对疼痛信号的传导不同。因此研究不同的生物材料形成的穴位刺激以及信号在外周和中枢内的传导通路,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微创埋线镇痛也将是针灸治疗痛症的一个新的领域。

亚平连锁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