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老中医门诊专家王垚:经常恶医院又检查不出来问题怎么治疗好?反复出现恶心和呕吐临床多考虑与胃肠道疾病有关。如果伴有如腹胀、烧心、胃酸反流等,则考虑有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如果不喜油腻食物伴有右上腹部不适或*疸,则考虑与肝胆疾病有关,但也有西医检查不出明显异常的情况,则可考虑请中医把脉辨证比较稳妥。
中医在调理恶心呕吐等胃肠疾病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中医认为恶心呕吐多是由外邪入侵、情绪失调、饮食不当、劳累过度、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胃不和,气向上流动所致,临床可根据具体的证型选择藿香正气散、保和丸、小半夏汤、四七汤、香砂六君子汤等中药方随证加减组方内服调理,同时也外以针灸治疗,在迅速缓解恶心呕吐症状的同时,还能针对病因治疗,具有标本兼治之效。
恶心呕吐医案一则:
患者女,35岁,初诊诉恶心欲吐半年余。病史:患者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欲吐,伴食少纳差,医院就诊,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西医予西药口服,均未好转。症见:恶心欲吐,呈持续性,反酸,口苦,纳差,心慌,失眠,小便可,大便稀,舌尖红,苔薄*,脉弦。
辨证分析:患者之时时欲吐,兼见纳差、心慌、失眠,正符《伤寒论》96条“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义。口苦亦为少阳病总纲之主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爆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反酸者,乃因少阳胆火,横逆犯胃,胃火炽盛,酸水上犯。胆火犯胃,胃不纳谷,故纳差。脾失健运,湿邪下注,则大便稀溏。而舌尖红,舌苔薄*,脉按见弦,此亦提示少阳郁热,胆火扰胃。
中医诊断:少阳郁热,胆火扰胃之证,治法:和解少阳,降逆和胃。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日一次,分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外以针灸治疗5次,一日一次。
二诊,药后症缓,唯口干苦不减,时有反酸,舌淡苔白,脉沉弦。药已中的,诸症皆缓,固守前方,加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力,予上方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
三诊,药后恶心欲吐已除,诸证皆缓。舌淡苔白,脉沉。诸证皆轻,故效不更方,予上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巩固。后门诊随访半年余再未复发,诸症已消。
王垚主任简介: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杰出青年中医师,张梦侬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继承人,擅长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专家。王垚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精研并继承了我国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中医名宿张梦侬(原湖北省中医学院《*帝内经》教研组组长,著有《临证会要》、《儿科辑要》、《产后临证医案》等中医名篇留传后世)学术思想以及针药并用治疗疑难杂症等临证经验。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诊疾论病虽循归前哲,但不因循守旧,崇尚辨证施治。深得张梦侬针药并举的治病精髓,尤重正气的补养,强调以后天补先天,对中医内科、疼痛科、妇儿、男科等疑难病有着独特的效果。
擅长诊治:
内科: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病变、胃息肉、胃脘疼痛、胃痞、嗳气、泛酸、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各类肠炎、肝胆病、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压、失眠、眩晕、结石病、中风、肿瘤等。以及男科、儿科、妇科、疼痛科如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骨质增生症等疑难杂症。》》》打开移动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