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教你中医小常识 [复制链接]

1#

前几期我们主要做的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和检查,今天这一波是来吃药咯~端起小板凳排排坐,好好听!

目标是关键/医生怎么说

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的预期目标,主要有三点:减少刺激、减少胃内容物、保护粘膜。

下面就详细介绍几类常用的药物,拿小本本记下来哦~

胃食管反流患者常见用药介绍

除了以下列举的药物,胃食管反流患者常用的药物还有消化酶、胃肠动力药、神经调节剂、部分中成药等,但是不是每名患者都会用到这些药物。同时,还要注意一点,治疗疾病的首次用药一定要凭据专科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购买,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01

第一需要:抑酸剂(PPIs、H2RA)

No.1

PPIs质子泵抑制剂

PPIs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用药,具有很强的抑酸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1.常规治疗

1)初始治疗:推荐使用常规剂量PPIs,疗程为8周。

2)维持治疗:推荐原始剂量或减半剂量,每日1次,长期使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及轻度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LA-A、LA-B级)患者可按需治疗,根据随访结果调整。

2、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对PPIs常规剂量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患者,可增加PPIs剂量(用药调整为每日两次),或更换另一种PPIs,同时短期睡前联合使用H2受体阻断药以提高疗效。

3、使用注意事项

1)服药时间:餐前0.5-1小时空腹服用,且晨起服用最佳。

2)服用频次:一般情况下是一天一次。

3)因病情需要超常规剂量服用时,应拆分为早晚餐前0.5-1小时空腹服用。

4)如患者被怀疑有胃溃疡或已患有胃溃疡时,应先排除恶性肿瘤后再使用,因为PPIs可减轻胃溃疡症状,影响诊断。

5)妊娠期妇女应遵医嘱谨慎服用,哺乳期如需使用应暂停哺乳。

6)老年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从低剂量开始使用,监测不良反应,考虑短疗程方案。

7)儿童使用时,严格把握适应症并根据体重确定剂量。

8)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疗程以及剂量调整方案。

9)长期使用会增加肠道感染、肺部感染的风险。

No.2

H2RA(H2受体阻断剂)

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的效用低于PPIs,可部分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价廉物美,多用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轻微、偶发或无并发症的患者,用药后可缓解且不易复发。常用药物包括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

现将临床最常见的法莫替丁和雷尼替丁进行对比讲解:

02

第二需要:抗酸剂和粘膜保护剂

No.1

抗酸剂

常见的抗酸剂包括水合氢氧化铝、铝碳酸镁和海藻酸铝镁等。

1、抗酸剂可直接中和胃酸或胆汁,迅速减轻胃酸、胆汁对粘膜的侵袭,同时,其形成物可起到局部止血和保护粘膜的作用。

2、可用于缓解烧心疼痛强烈的患者疾病初期、或运用间歇式疗法阶段的辅助药。

3、两餐间服用,嚼碎效果最佳。

4、连续使用抗酸剂不宜超过7天,否则易导致便秘。

5、不得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会降低药效。

No.2

粘膜保护剂

常见的粘膜保护剂包括胶体果胶铋、硫糖铝等。

1、可中和胃酸,具有收敛作用,与粘膜创面形成保护膜可阻隔胃内容物的刺激。

2、空腹服用效果最好,同时与其他治疗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间隔2小时。

3、大剂量连续服用不超过7天,易发生便秘,若病情需要疗程延长,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的有效间隔休憩式用药。

4、服用铋剂时,可是大便呈黑色。

5、孕妇禁用。

作者:陈玉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胃食管反流多学科分会,《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年第11卷第9期:30~56

2、杨冬华、陈旻湖主编《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学》,胃食道反流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年10月第1版:24~29

3、《默克诊疗.食道疾病概述》大众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1基本常识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大重要穴位的功能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2.关元穴功能:一是培根固元。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3.中脘穴功能: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4.内关穴功能: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5.合谷穴功能: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6.涌泉穴功能:一是清脑醒神,二是安神定志,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7.阳陵泉功能:一是通筋活络;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8.风池穴功能:一是清心明目;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9.殷门穴功能: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10.命门穴功能: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医院是青医院,医院有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连锁诊所),辐射青岛各辖区,永新一直秉承“一切为了您的健康”的宗旨,集合中西医名家药方、治疗手段及经验,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和探索,形成了“慢病快治、科技中医”的扎实临床治疗特色,首创出对慢性疾病的多项优势及成果,有需要的患者可及时到院内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