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专访高磊手拿消化内镜心怀医 [复制链接]

1#

他温润儒雅坚定,脸上有一股看淡一切的坦然,还有一种浓烈的遵从内心式的知识分子气质;他是沪上消化内科胃肠镜领域学科带头人,他推行肿瘤早筛查早预防,他主张要MDT多学科诊疗全程化管理,为患者带来温暖的就医体验;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高磊。

高磊

副主任医师

中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联合诊治联盟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专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

医院内科胃肠镜专家

技术专长:胃肠镜,在肝胆胰疾病、消化道疾病及交叉学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及多种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及内镜下切除技术有系统的研究。

医者仁心心系民众

为结直肠肿瘤筛查工作尽心竭力

我呼吁大家要重视胃肠镜检查,远离结直肠肿瘤。

近年来,结直肠肿瘤(大肠癌)的发病率迅速攀升,已成为排名第三的肿瘤杀手,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实只要定期筛查,及时发现,该肿瘤是所有肿瘤里最容易预防和治疗的。

高磊主任在临床上遇到了很多肠癌患者。“原本这些患者是有手术机会的,”他惋惜地说,“肠癌早期,症状较隐匿,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随着癌肿的增大与并发症的发生才出现症状,超过80%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为改善这一严峻状况,更为了降低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磊主任奔走于结直肠癌筛查活动的筹备、临床带教、社区普查及诊疗工作等。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在部分消化、肿瘤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担任嘉宾主持等工作。

如今,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网络医院分中心、中国结直肠肿瘤无创筛查研究基地成立。据高磊介绍,专家合作规范提高诊治水平,临床运用无创筛查技术、肠镜检查技术等多项技术,大幅提高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灵敏度,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

同时,他指出,大肠癌高发病率和人们偏高脂肪、高热量、细纤维的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另外,很多人喜欢在路边吃饭,极易通过食物感染到幽门螺旋菌,这是引起胃溃疡和胃癌的最大原因,感染初期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胃镜,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

初心不改医路向前

练就解决棘手难题的本领

即使很艰难,我们也要有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勇气!

如果医生只会看病,那仅是医生;能继续研究、总结,创新,改善治疗,才能成为专家。这句话是当初恩师对高磊主任的教诲,他记到现在,也践行至今,造福更多患者。

在医院,编者亲历一位已和癌症抗争了四年的七旬丁老伯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高磊主任手中,表达内心的感谢和对他医技、医德的无限赞许。

原来,丁老伯四年前因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接受了手术。几个月前,癌症再次大范围侵袭,肝、肺、骨多器官转移;加之因多日没有办法进食,丁老伯日渐消瘦,生命危在旦夕。医院表示,很难再进一步治疗。

“高主任,我了解手术风险很大,但就算有一丝希望,我也信任你做手术,我也想过正常的生活。”丁老伯抱着最后的希望在医院说。

然而,因为癌症,丁老伯的上消化道梗阻导致了重度营养不良。高磊主任进一步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小肠吻合口狭窄高达99%以上,严重胃滞留。加之年龄、体质,以及患者心肺功能差、高血压、麻醉风险高,为其进行手术,风险很大!

(图为:消化道恶性梗阻正在胃肠道内放入支架中)

(图为:内镜下成功置入支架胃肠道通道被顺利打开)

但看着老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求,家属的殷切希望,团队仔细全面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对病情和治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后,决定为老人进行手术。

“即使很艰难,我们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能帮助患者一小步,也是燃起生命希望的一大步!”高磊主任说。事实上,这份勇气背后,有磨练多年的“硬本事”在支撑。

最终高磊主任主刀,为其进行了“球囊扩张术+金属支架置入术”,消化道恶性梗阻慢慢畅通了,迅速解决进食困难的困局。身体的营养有了,丁老伯终于有体能和癌症进行新一轮的博弈。术后,高磊主任积极总结此次手术,并与团队共同深入分析此类型疾病的诊断和创新治疗。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

医学的核心价值是人文

我爱工作爱文学也懂生活,我是感性理性的结合体。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写《大医精诚》以启迪后人。“精”指医道精微,要勤求古训,追求高层次的艺术;“诚”是医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要求心怀至诚,虚怀如谷,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

从医20余年来,高磊主任孜孜以求,精进医术,用一颗诚挚的仁爱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工作中高磊主任积极传帮带,努力培养青年医生。

他会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对疑难病症共同分析研究、协助指导;也会定期安排医生轮流外出学习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采访中,高磊主任说,自己曾经的理想是做个文学老师。谈及文学,他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上下古今,纵横中外,滔滔不绝。

他说医学的核心价值其实就是人文,这个和文学异曲同工。文学,是用文字抚慰精神创伤的一剂良药;医者,是用专业疗愈生命创伤的一片仁心。两者是相通的。

如今,闲暇时,他喜欢一杯茶,一本书,一曲音乐,工作上的压力会转瞬即逝。偶尔来了灵感,他也会作几首小诗抒发内心的情感。

或许也正因有着天马行空的感性,高磊主任在直面患者时更容易体恤他们的脆弱。他用极理性的方式在康复患者的同时,也用极为温暖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热忱。

编后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高磊主任最爱的一首诗,也是他不忘医者初心,始终勇往直前的最好诠释。他曾在一线抗击非典,被评为先进,年他又心怀大爱,坚守在抗疫一线。他说:“身穿白衣,就是战士,我有责任,必须也有担当!”……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白衣战士共同的心声!让我们向他们致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