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案例胃镜下的挑战52岁老农坚持复查,隐秘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前几天,一位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病人,医院胃镜+活检诊断,是胃溃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要求在我们内镜中心确诊,并行内镜下切除术(ESD)。

疼痛让这位患者大叔面容扭曲而憔悴,但面对焦虑的儿子,他却一直很镇定,坚持复查,还安慰着儿子说没事没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与子

原来52岁的蒋大叔,有长期抽烟喝酒的习惯。3年前胃隐隐作痛,看着每天早出晚归上班,一下班就累得倒床上的儿子,不想再给儿子增加负担,他就一直忍着,痛的厉害就去药店买点药缓解。

他以为少抽点烟,少喝点酒就没事了。没想到1个月之前,胃痛加剧,有时候疼的满头大汗,整宿整宿没法入睡。被儿子发现,医院检查。

可怜天下父母心!幸好被孩子发现的早,蒋大叔又坚持复查,他真正是在死神眼皮下游走了一圈。

刚开始我以为就是个简单的胃溃疡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并准备内镜下ESD切除。结果仔细检查下来,在胃角发现一个2.0x1.5cm大小的大溃疡,取了病理,结果显示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严重的癌前病变,或者叫做早癌,其实目前还算是良性)。

我接着按照程序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结果在胃角的前壁、胃窦后壁又分别发现了一个溃疡。

于是,我分别在三处病灶小心地分别取了活检。

病理出来了,结果触目惊心!每一处溃疡都到了即将癌变的组织!至此该患者诊断明确,他已经不是胃镜可以切除的早期胃癌,也不是良性的胃溃疡,而是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这个病例,如果不复查,不做活检,盲目切除,后果可想而知。

检查过程

溃疡型胃癌与胃溃疡容易混淆

胃溃疡,如果不规范治疗和复查,往往会多年不愈,反复发作,一步步进展,从炎性改变——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但这个过程一直还算是良性阶段,一般病灶局限于粘膜层,可以内镜下根治。它一种良性疾病,多与胃酸过多、不良不生活习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溃疡型胃癌按发生机制其实包括两种:

1、由于遗传饮食,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诱因的作用,已经发生胃癌了,为癌细胞以为生长过于旺盛,肿瘤组织供血供养跟不上,部分癌细胞“被饿死”从而形成溃疡。

2、另一种是原来的溃疡长期不愈,溃疡周边细胞受炎症等各种因子长期刺激,发生异变,变成了癌细胞,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溃疡恶变”,这种情况几率比较低,不超过1%。

病理报告单

普通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的预后是天差地别的,胃癌面目狰狞,来势汹汹,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发展到后期,治愈率不到30%。

内镜下两者的鉴别

实际上,在临床上区分胃溃疡与溃疡型难度很大,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在胃镜检查时发现溃疡病变,需要做良恶性鉴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病变的大小,大的溃疡恶性的可能性大。

第二、形状,恶性溃疡往往形状不规则;

第三、恶性溃疡的底部往往凹凸不平;

第四、恶性溃疡表面的苔往往污秽(很脏);

第五、恶性溃疡的边缘多伴有结节样隆起,反之,则良性可能大。

警惕胃溃疡

胃镜精准活检非常重要

“活检”就是医生在内镜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可疑的地方,单纯靠肉眼观察无法判断,需要取下来一小块组织送到病理科切片、染色并且放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来确定究竟是什么病变。

有的时候因为患者和家属担心取活检会对胃造成损伤而拒绝活检,有的时候由于医生工作量巨大,不细心,漏掉了可疑的地方而没有活检,还有的时候是因为缺少足够的经验而没有识别出病变最严重的部位,这样都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取检

在发现可疑溃疡时候,医生在取活检时也需要注意:稳、准、深、多。这个病例,可能就是没有取到应该取到的癌细胞,只取到了周边的早癌。

若有下述胃镜及其病理改变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

2.40岁以上的典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3.直径大于2厘米的胃溃疡,尤其是位于胃小弯部病程较长的溃疡。

4.腺瘤性、无酸性或直径超过2厘米,体积较大的胃息肉且伴有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

●啥,胃镜还得定期做?那多久做一次合适呢?

●案例分享

1cm结肠息肉为啥一定要切除?切了还会长吗?

●感觉胃肠不舒服又查不出问题来,怎么回事?

——END——

客官老爷们

来都来了

加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