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相聚要喝酒,结婚生子喜事要喝酒,应酬谈生意要喝酒……喝酒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而中国又是酒文化特盛行的地方,桌上劝酒的人总会有一万种理由让你心甘情愿地喝下面前这杯酒,但是如果你是正在服药的人群,不管你是轻微感冒还是有其他慢性病,千万别喝酒,会出大事的!
1、感冒药
感冒药+酒=肝衰竭
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用来治疗感冒发烧,但是这种成分在体内会转化成一种有毒的代谢物,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但是在大量饮酒时,会过度消耗还原性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如果本身肝脏就不好的人群,风险更高!
2、镇静催眠类药物
安眠药+酒=一条人命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得其药物成分在短时间内浓度迅速升高。
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再加上这些大脑抑制剂,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解热镇痛剂
止痛片+酒=消化道出血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本身对胃黏膜就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同样伤胃,两者相结合,伤上加伤。极易出现胃出血、胃溃疡。
4、降压药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如地平类药物,葡萄酒中含有酪胺,这种物质如果大量积聚会导致人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正常喝酒时这种物质会被人体自然吸收,但如果服下此类药后,会阻碍人体吸收这种物质,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5、降糖药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如胰岛素、降糖药、二甲双胍等。
酒精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如果患者刚服用完药物,血糖已经降至正常,这时饮酒必然会导致血糖降至正常之下。
而长期喝酒除了饮食肝损害之外还会增加酮症发生的概率,这种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烦躁、多语甚至意识混乱,而这些症状又常常被认为是醉酒的表现所以长期低血糖而不知,变容易造成低血糖休克!
不能与酒共同服用的药物远远不止以上5种,所以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但凡在吃药就别饮酒!